两千多年以前,一位楚国贵妇去世,家人将一件特殊打造...

遥遥谈国际 2023-09-16 13:34:02

两千多年以前,一位楚国贵妇去世,家人将一件特殊打造的“玉面具”轻轻覆于她的脸上……

随后,棺盖合拢,入殓仪式开始。层层黄土堆积之下,女人戴着一件世间罕见的“孤品”玉面具,埋入8米多深的地下。

这名身份高贵的贵族女子,却并非土生土长的楚人,她的身世之谜,或许将在两千多年之后,从这件玉面具说起……

1997年的一个盛夏,湖北荆门马山镇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盗墓贼。他们瞄准了马山镇秦家山的一处战国古墓,怀揣炸药和工具,准备洗劫一番。然而盗墓行动很快就被村民发现,考古队紧急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墓穴已经被盗洞贯通,里面的随葬文物基本被洗劫一空。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唯一幸存的墓主棺椁,希望能有所发现。就在一团黑乎乎的淤泥中,他们摸到了一个细长坚硬的物件。

洗净之后,一个墨绿色的玉面具展现在大家面前。它整体采用玉料雕刻而成,模样是一个男性面孔,面颊饱满,鼻子眉毛刻画分明,唇上还留有细碎的胡须。考古队员都为之震惊,在以往的发掘中从未见过这样的“玉覆面”。

更使人惊讶的是,根据对墓主骨骼的分析,这里的墓主竟是一名28-3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一个长着男性面容的玉面具,为何会出现在一位楚国贵妇的墓中的?难道古人的葬制中还有我们不了解的风俗吗?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使用玉石作为丧葬用品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古人认为玉有防腐作用,可以帮助死者的身体长存;玉的洁白莹润更与死者高贵的品质相称。因此,古代帝王和达官贵人死后,会佩戴玉制的面具、衣饰下葬,这些丧葬玉器被统称为“玉石弃体”。

战国时期,随着玉雕工艺的成熟,“玉覆面”这一特殊形制也逐渐流行起来。所谓“玉覆面”,就是使用玉石打造的面具,用来覆盖死者的面部。“覆面”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丧服小记》:“凡死,口内夹玉,面覆玉,手持玉。”可见当时已有使用玉石覆面下葬的风俗。

玉覆面起源于中原地区,在河南、山西等地的战国楚墓里多有发现。玉覆面以整块或碎片玉石制成,面部有凹陷的眼、鼻、口部位。其作用不仅是罩在死者脸上防腐,也含有祈求死者灵魂安宁的寓意。

与其他玉覆面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整块雕刻而成,而不是由碎片拼接;其次,它的面部特征雕刻逼真,完全呈现出一个男性面孔的样子,而非简单的凹陷眼鼻口;再者,它还有胡须的细节刻画,工艺之精湛可见一斑。在所有已发掘的古墓里,这样的“雕面”玉覆面绝无仅有,堪称罕见的国宝。

根据墓葬的结构特征,这座秦家山墓被判断为战国中晚期的墓穴。其墓主三重棺椁、五级台阶,说明墓主地位不低,至少是楚国的中级贵族。

那么这位貌美的夫人来自何方呢?墓中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从随葬品中找寻线索。考古专家根据墓中的器物推测,墓主很可能来自中原地区,后嫁至楚国。因为在中原汉文化中心地带,玉石覆面下葬的风俗更为盛行,而墓主生前又多次往返中原,所以带来了这风俗。

可以这样猜测,墓主名为宛兰,出生于一个中原贵族家庭。青春美丽的她嫁到异邦楚国,成为一个楚国达官的夫人。因为思念故乡,她多次调换身份,回中原看望父母。也正是这些奔波往返,她将中原的玉石覆面风俗带到了楚国。

可惜好景不长,宛兰英年早逝,年仅二八。丈夫和家人为她寻来上好的玉料,根据她婆家中原的风俗,雕刻出一个玉面具。丈夫在玉面具上亲手雕刻出自己的面容, 宛兰带着他的面貌长眠地下,不再思念与相守。

这对夫妻原本感情深厚,因异地远隔而生离死别。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年同生共处,但丈夫对爱妻的思念之情,却化作这面具上的胡须眉毛,永远留在这潮湿黑暗的坟墓之中。这张玉面具背后,是一段怎样凄美而悲戚的爱情故事啊!

 

看完记得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后续也能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6

遥遥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