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语典故》

故居行人物谈 2024-04-23 12:18:37

《成语典故》是由袁林、沈同衡编写,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一部书。

据沈同衡后记介绍:“这本东西,是袁林于1955年时就开始编写的------我对于她的这一打算,曾积极赞助,并且和她一起商量,拟定了如下几条编写的原则:一、力求通俗易通,生动有趣-----要既可以当词典查检,又可以当故事阅读。二、凡古代流传下来,有一定的故事性------都尽量收入,介绍它们的出处、典故、原意和现在的用法------三、同一成语而有几种说法的,或不同成语而同一出处的,尽可能合并写在一起------四、引述历史故事,既须简练扼要,又须讲清史实梗概,说明来龙去脉------”

《成语典故》就是依据这几条编写的原则编写而成。也就是说,《成语典故》,知识性、历史性、趣味性、可读性、吸引性很强,实现了“既可以当词典查检,又可以当故事阅读”的初衷。

这样《成语典故》就早成了我的案头书。我在部队曾教过高中数学,也曾伴随地方老师辅导过初中语文,那时有教学经费,就买了好多与教学有关的书。没事的时候,就把《成语典故》当作故事读;写东西的时候,就把《成语典故》当作资料查,一举两得。

《成语典故》,描写汉初三杰的内容不少,因我爱出外旅游,就经常翻看,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如“一饭之恩”,也叫 “一饭之德”,还叫“漂母饭信”,与“胯下之辱”联系起来,把韩信成事前后的事都介绍的清清楚楚。又与“睚眦必报”联系起来。《史记.范睢传》讲:“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用对比的方法,形容心地褊狭,气量狭小的,就叫“睚眦必报”。

如“匹夫之勇”,就是韩信对刘邦分析项羽时,所说的。“多多益善”,也是韩信对刘邦所说的。刘邦问他能带多少人马?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今宝鸡东),是韩信在汉中拜帅后,向刘邦献的第一步计划,也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初,烧毁栈道是张良向刘邦献的计策,就是为了迷惑敌人,现在,韩信又献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是为了迷惑敌人。也就是说,张良、韩信先后献的计策,目的完全是一致的,高兴的刘邦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后来就有了“英雄所见略同”、“所见略同”等成语,而且,还产生出“不谋而合”的成语,这都与韩信、张良有关。

“败军之将”,也称“背水一战”。韩信率部进击赵王行至井陉时,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想带一部分兵,抄小路去截韩信的辎重,但赵王没有采纳。韩信“背水一战”将赵军打败,并生擒李左车。韩信很看好李左车,不仅优待还向他请教。李左车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韩信说:“赵王如果接受了你的计策,也许‘败军之将’就是我。”

背水一战

当韩信继续向他请教,看如何攻取燕、齐时,李左车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让韩信先休整军队,派一口才好的人,前去游说燕王,燕王投降后,齐王就好对付了。韩信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这又引出了一个成语“千虑一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家就更知道了。“萧何月下追韩信”,也有人报告刘邦,“萧何也开小差了”,气得刘邦不知如何是好,说道“如失左右手”。萧何是刘邦最亲信的得力助手,从此,也留下了“左右手”的典故。等萧何追韩信回来,再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这才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也就是说“成败一知己”,萧何既成就了韩信,拜将为帅,后来又与刘邦之妻吕后密谋,杀害了韩信。《成语典故》介绍的非常清楚。

捷足先得:刘邦与蒯通

还有与韩信谋士蒯通有关的成语典故也不少。如“捷足先得”,讲的是韩信死后,刘邦把蒯通抓来,审问他,“你曾煽动淮阴侯造反吗?”蒯通是当时闻名的辩士,他承认鼓励过韩信夺取天下。刘邦大怒,喝令把蒯通煮死。蒯通大喊冤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非尧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 “鹿死谁手”、“桀犬吠尧”、“狗吠非主”的成语也都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刘邦听了,认为蒯通说的有道理,就把他放了。

就在蒯通鼓励韩信夺取天下时,韩信还是忠心耿耿的。他说:“汉王待我如此优厚,‘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我怎么能贪图自己的私利,背信弃义呢!”后来韩信的话,又演化成“解衣推食”的成语。同时也证明,韩信并没有野心,也没有反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关蒯通的成语还有:“金城汤池”,讲的是蒯通游说“范阳令”徐公的故事。“三寸之舌”,也与韩信有关。韩信东进攻齐,半路听说郦食其已劝说齐王降汉,便想停止进军。蒯通又挑唆,“你才占领赵国五十多城池,郦食其光棍一人,居然‘掉三寸之舌’,而一下子取得了齐国七十多城,倒不如一个书生的功劳大。”在蒯通的激将下,韩信一鼓攻破齐都临淄。

运筹帷幄:刘邦与张良

涉及到的汉初成语典故还有不少,如“一败涂地”、“独当一面”、“运筹帷幄”、“群策群力”、“萧规曹随”等等。

今天到了读书日,又翻看阅读《成语典故》,不由写起这篇读书日记。好书还是有人愿意读的,知识性、历史性、趣味性,时时吸引着人。

(画图《看故事,学成语》)

九口 2024、4、22

0 阅读:2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