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申报》上突然登了条消息,说是在找人,找的是一位银老太太。落款写着:“想念她的儿子。”这只是一条平常的广告,可却被国民党中统的特务老大叶秀峰瞧出了点不对劲。这广告老出现,叶秀峰凭着他多年当特务的直觉,觉得这里面八成是中共地下党在传递啥暗号呢。
叶秀峰对这事儿特别重视,立马就让季源溥去查了。季源溥多年来一直参与反共活动,为了摸清楚地下党组织的底细,他按照中统的指示,在申报上发了一则差不多的广告,用的是银老太太的名字,想用这个办法来探探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反应。因为“寻找银老太太”这句话,叶秀峰开始对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捕行动,结果出乎意料,好几名地下党员不幸被捕了......【身份暴露】叶秀峰从年轻那会儿起,就一直给国民党中央秘书陈立夫当手下。因为他机灵有眼色,工作又能干,所以陈立夫一直很看重他,让他挑大梁。
帮陈立夫干活那会儿,叶秀峰学到了不少特工方面的门道。后来,蒋介石要重组中统局,调整里面的人员安排,陈立夫就向蒋介石推荐了叶秀峰。结果,叶秀峰顺利坐上了中统局的头把交椅。叶秀峰一直全身心投入特务工作,非常有经验。1947年的某一天,他正闲得没事干看报纸呢,突然一则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说的就是那条关于银发老太太的广告,这条莫名其妙、没头没绪的广告,到了叶秀峰眼里,就变成了共产党地下党用来接头的秘密信号。
之后,叶秀峰连着观察了好几天和银老太太有关的广告,发现这广告天天都登着,这让他更加确信,这广告肯定是地下党用来接头的秘密信号。叶秀峰打算好好查一查这件事。他先跑到报社去问了问,想知道这广告到底是谁放的。可每天来登报纸的人那么多,工作人员压根就记不清是谁登了那则广告。原本,要是能找到登这广告的人问问,可能后面那些惨事就不会发生了,可偏偏就是这么凑巧。由于找不着刊登者,叶秀峰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他一回中统,就立刻去找中统局上海办事处的处长陈庆斋,一起商量怎么办。
陈庆斋想了想,然后说:“报社里找不到人的话,要不咱们就照着那个样子,自己也发一条消息,看看能不能把人给引出来?”叶秀峰觉得这法子能行,所以就发了一条“白发老妈等儿子回家”的消息,署名是银老太太,还在消息里留了个具体的地址,打算用这办法把潜藏的党员给引出来。叶秀峰把这事儿全交给季源溥来处理。季源溥就派了特工卢志英,让他去报纸上说的那个地方守着,要是看到形迹可疑的人,就直接抓起来。
说来也怪,卢志英这家伙,居然是个双面人。明面上他给国民党当特工,可实际上,他是咱们中国地下党的一员。当卢志英接到这个任务时,他完全摸不着头脑,因为他压根没收到党组织关于“银老太太”的任何任务或通知。那时候,藏在国民党里的特务和他们的组织都是一对一暗中联系的。只有组织专门派人,卢志英才能跟组织接上头,他自己没法主动联系组织。所以,在卢志英去执行任务前,他并不清楚这个任务消息是真是假。卢志英在那个地方外面等着,想找个合适的时机行动,一连蹲了好几天。就在他不那么紧张的时候,猛地,发现一个身影非常可疑,正朝那个方向走去。
卢志英心里琢磨着,得拿个主意,是该去给他提个醒呢,还是直接出手把他逮住呢?卢志英并未接到任何与此相关的任务,但假若这真的是中共的秘密行动,那么他的被捕无疑将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抱着这样的想法,卢志英在那个同志快要到“碰头的地方”时,突然吹了个响哨。说来也怪,不知道是刚好碰上还是那人真的听到了哨声,他竟然转头离开了。秘密小队忙活了好几天,什么也没查到,这让卢志英暗暗松了口气,心想这事或许就这么算了。可谁承想,在安排监视的时候,季源溥多留了个心眼。他不仅让卢志英守在指定的地方,还另外派了个特务,全程盯着任务进展呢。
这个间谍叫苏鳞阁。行动搞完后,他连着琢磨了好几天,总觉得卢志英突然吹口哨那事有蹊跷,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事跟季源溥说一声。季源溥吓得直冒冷汗。毕竟卢志英是靠上海市长的推荐才进了特务机关的,后台硬得很,要是抓错了人,上面追究起来,他可担当不起责任。季源溥悄悄地把这事儿告诉了叶秀峰,叶秀峰的意思是,先别声张,暗地里查清楚。季源溥接到任务后,悄悄地溜进了卢志英的家,开始到处找东西。他把屋里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啥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找到。正打算放弃,觉得自己可能是太紧张了,要走的时候,眼角不经意间瞥见了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手提箱。
他拎起手提箱,一打开,发现里面塞满了笔记本。季源溥随手翻开几本,有的笔记本上是卢志英写的日记,但更多的是写得满满当当的数字、地址和人名,排列得乱七八糟。季源溥一下子反应过来,这些文件肯定不对劲,说不定藏着什么秘密代码呢。他便把这些东西带了回去,而这时候的卢志英,还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碰到什么事情......【卢志英被抓】卢志英早在1925年就成为了党员,没过多久,他就投身于情报和统战工作中去了。1934年,蒋介石悄悄在庐山开了个会,商量怎么对付共产党。卢志英搞到了这个计划,并且很快通知了苏区。这样一来,苏区红军就顺利打破了包围圈,开始了长征,革命的力量也因此保存了下来。
从那以后,卢志英就悄悄藏在国民党的特务机构里,不停地给共产党提供国民党内部的消息。抗战胜利后,卢志英悄悄混进了中统,继续给党里传递秘密消息。这次银老太太的事情,其实是一场误会,可谁也没想到,这阴差阳错的,竟然让卢志英的身份露馅了。卢志英的手提箱里被翻出了文件后,中统就想抓他。但这些文件都是乱码,没啥真凭实据能证明卢志英就是共产党员。所以,中统除了偷偷盯着卢志英的一举一动,暂时还没动手。
没过多久,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张莲舫突然变节了,这让共产党的其他秘密党员都急着想走。国民党本来就对卢志英有疑虑,于是专门找张莲舫要了他的个人资料。结果在1947年,国民党在上海把卢志英给抓住了。那时候,中统也在处理一个叫做“文萃案”的案件。《文萃》这份报纸是在蒋介石违背了双十协定之后,突然间冒出来的。《文萃报》里登的都是联合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东西。这明显惹恼了蒋介石,他向中统施加压力,让中统局去摆平这个事儿。中统按照文萃报上提供的地址,摸到了文萃报报社员工工作的地方,结果却发现那里只是一间早就没人用的旧办公室,原来报纸上登的地址是骗人的!
国民党特务们不死心,把《文萃》里的每一篇稿子都仔细翻查了一遍,特别是那些留下了电话地址的供稿人,他们想再次进行搜查。然而,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这些提供的联系方式全是假的。原来,《文萃报》竟是亲共人士或共产党人用来进行舆论战的策略。最终,中统局没办法,只好把上海城里所有的文萃报纸都收走了,还恐吓报社印刷厂不准再印这些东西,这事才算结束。在这件事情里,国民党又是派了大批人去抓那份报纸的负责人,又是在整个城里到处找报纸来烧,折腾了好大一阵子,结果连个像样儿的嫌疑人都没抓到。虽说最后文萃报是没了踪影,可这么一来,叶秀峰还是觉得脸上无光。
不过,虽然中统的人把能想到的残忍刑罚都用上了,像老虎凳、烙铁烫、竹签刺手指、绞舌头这些,而且刑罚一次比一次狠,普通人早就疼得受不住了,但这四位共产党员硬是一声没吭,打死也不肯给中统透露半点消息。中统发现再也挖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后,没办法,只能把他们手里现有的资料夸大渲染了一番,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交给了蒋介石。这份报告也让那四位共产党的命运,被摆到了蒋介石的办公桌上。【以身殉国】因为国共两党在打内战,那时候情况很复杂,蒋介石不敢明目张胆地杀掉那几位共产党人,可心里又咽不下这口气,不想只是把他们关起来。所以,蒋介石打算秘密杀掉这四位共产党人。
1948年12月27日晚上,卢志英等四人被强行捂住嘴巴,推上了车子。那时夜深人静,车子越驶越偏,朝着荒凉无人的地方开去,一路上摇摇晃晃,预示着这四位共产党员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车开到了大山深处,国民党负责处决的那几个人把四个共产党员拽下车。他们看见,这四个共产党员的嘴被堵着,硬生生地被推进了眼前的大坑里,给活埋了。这件事啊,是因为银老太太闹起来的,结果导致四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被活埋了。说起来,这个银老太太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之前也说过,银老太太和地下党的那些秘密活动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其实就是杭州民生药厂巧妙设计的一个广告。
银老太太其实就是矽炭银这种药。它是把白陶土、药用炭、氯化银这些材料混在一起做成的。这种药主要是治肠胃病的,能止泻止吐,对急性肠胃炎特别有效。那时候,江浙沪一带的螃蟹特别多,但螃蟹吃多了会让人觉得肚子凉,容易肚子疼和拉肚子。这款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条广告。
当这条广告的真实情况终于被揭开后,国民党依然不甘心,还是坚信它没那么简单。中统局派了小队把民生药厂团团围住,仔细搜查。厂长哪想得到,自己一时兴起做的广告,竟然会引来国民党的怀疑。所以他赶紧行动起来,又是送礼又是设宴,就盼着军队别找他的麻烦。中统局的人把工厂翻了个遍,仔细检查后,发现啥可疑的都没有,这才撤了。反正他们已经逮到了四个地下党,对于这次的“银老太太”案子,也就不那么上心了。杭州民生药厂通过大肆刊登广告,加上国民党的一番大动静搜查,瞬间名声大噪,一下子火了起来,赚得钱满满当当。
这场意外闹剧,就像点燃了火药桶,让整个局势瞬间炸了锅。卢志英他们这些同志,为了革命事业豁出性命,给中央送去了很多重要消息,最后不幸牺牲。由于卢志英等人遭遇秘密处决,中共长时间内不知其下落。直到1951年,警方逮捕了国民党特务仁宗炳,在后续的审判中,从仁宗炳的供词里,中共才了解到卢志英等人被秘密处死的过程,并且得知了他们惨遭活埋的具体地点。按照仁宗炳给出的线索,警察在南京雨花台的宝林寺后山,找到了几位同志的遗体。之后,卢志英被认定为革命烈士,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随着新中国的日子越过越好,烈士们也终于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