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昏后,一团三营奉命以暮色为掩护,悄悄地离开涞源城关,赶到三甲村,与二团一起对三甲村之敌展开围攻。一团三营副营长带着三个连,包围了日军所盘踞的小山,用铡刀劈开铁丝网后,朝山上的敌碉堡扔了几百颗手榴弹,终于将敌堡炸开一个口子。敌人不甘就范,将各种枪支统统从枪眼里伸出来进行射击。这时二团也加入攻击,一个班长冲上去,一使劲,愣是顺着枪眼把一支三八大盖都拔了出来,敌人气焰顿消,无力再组织有效抵抗。
1940年9月24日清晨,三甲村战斗结束,除二十多名日军和五十多名伪军被俘外,其余敌人被全部歼灭。
杨成武、高鹏骑着战马,来到三甲村旁边的一座小山头,只见部队正忙着打扫战场,战地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到处都是敌尸、枪支弹药以及成堆成箱的罐头、饼干和酒。杨成武估计涞源城内的敌人很快就会出来增援三甲村,便与肖思明等人研究打援的办法。正说着话,天空中忽然传来了炮弹的呼啸声,肖思明喊了一声:“司令员快走!”话音未落,伴随着“哐哐哐”的爆炸声,三甲村周围的山上已经冒起了一团团浓涸。

杨成武急忙返回烽火台,没成想炮弹竟像粘上他们似的,追在身后叮叮哐哐地炸个不停,直到众人策马跃过小河,这才摆脱了敌炮的追击。
涞源城内的敌人果然出动了。站在烽火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百多日军正端着枪冲向三甲村,就在他们快接近村子时,八路军阵地上的各种武器忽然一齐开火,冲在前面的人顿时都像被疾风吹折的高梁杆子一样纷纷倒地,后面的人见状不好,慌忙拖着枪退了下去。如此这般,日军几次对三甲村发起冲锋,都被击退,最后只得灰溜溜地缩回了涞源城。
三甲村已经得手,东团堡方面还在苦战和血战之中。为了抵御敌人的毒气弹,三团参战人员全部戴着浸着水的口罩,对东团堡进行围攻。激战中,八路军的受伤人员很多,重伤人员全部都被运往后方,由巴苏华、柯棣华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进行抢救。和当初白求恩两次率医疗队到前线一样,但凡出现这种场面,其实就是战斗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和激烈程度的直接表征。
22日晚,三团未能取得成果。到了白天,部队暂停作战,除留小股分队放冷枪,用铁桶分波次放鞭炮外,其余人马均撤至高梁地里进行休整。

《子弹如同泼水一般5》,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逐篇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篇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