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各种历史网站上,总有一些人会将王莽与刘秀比作是位面之子与穿越者之间的对战。王莽篡汉之后,西汉灭亡新朝建立。
王莽更是即位之后推行了许多在今天看起来利在千秋的政策。但毕竟王莽需要做一些功在当下的事情才能稳住江山,由于步子迈得太大,最终导致天下风起云涌的各种起义。
新朝的几十万大军,也在和刘秀的作战中,被天上掉落的陨石打得大乱,最终,覆亡了整个国家。而作为位面之子的刘秀,从起兵到最终称帝,从一无所有到一整个国家,他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飞鸟尽,良弓藏在历史上,每一个平民起家的开国皇帝,都会将自己门下的柱国大臣纷纷处死,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保障自己的国家平稳运行下去,并且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原因也无外乎以下几点,古代不是贵族起家但是最后当皇帝的时候,笼络人心的手段只能是靠感情,在创业初期,情感是拴住所有人最大的牵绊,然而,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大,由此失彼就会导致君臣之间的关系失衡。
而由于他们之间除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还有情感的因素在,这就让皇帝在推行自己的军令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这些人会因为逐渐和皇帝割裂的情感而导致反叛。
中国历史从刘邦开始,历朝历代,能够善待功臣,让其得以善终者屈指可数,其中有做得比较极端的,例如朱元璋,为了让建文皇帝能够安稳地接手政权,牵连足足有好几万人。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善待所有开国功臣未杀一人的皇帝,只有刘秀,曹丕,司马炎三个人。
其实所有的皇帝脑子里想得几乎都一样,只不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手段,相比较起朱元璋那种简单粗暴的肉体消灭,刘秀更喜欢用怀柔的政策,逐渐解除功臣们对于皇权的威胁。
在刘秀的种种操作之下,采用架空明升暗降的方法,逐步给予这些高官们实际好处,同时拿走他们手上的权力,用一种近乎置换的方式,换来了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君臣之间上下相安,其乐融融。
皇帝也知人情冷暖皇帝身居高位,常年累月的中央集权以及唯我独尊,势必会导致曲高和寡,以及冷血残暴,但是刘秀是个例外。刘秀是极具人情味儿的一个皇帝,不论是对于政敌仇敌,全都如此,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另类的皇帝。
昔日刘秀当皇帝后,七大姑八大姨们在酒席期间竟然调笑刘秀,堂堂皇帝竟成了这些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此事完全可以上升到欺君之罪,但是刘秀没有丝毫介意,反而和这帮家长们打成了一片,这场酒席十分欢快,直到天黑了,才逐渐散场。
刘秀的人情味不光光体现在对下属和家人上,即便是对待失败的敌人,也能体现出他为人忠厚的一面。
无论是谁,对于敌人都是除之而后快。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一劳永逸地解决敌人才是最佳选择,事情来到天选之子刘秀面前,却可以用“胸怀四海”四个字来概括。
昔日刘盆子投降,按照常理说,为了防止这些旧势力集团聚拢叛乱也为了震慑天下众人,理应杀之以儆效尤,但刘秀偏偏不这么干,他不仅没杀他,还将他任命为赵王。
后来,刘盆子因故失明,刘秀还下令奉养,直到刘盆子去世,为人为君,此举都堪称表率。
昔日敌军将领杀害了刘秀的长兄,还多次妄图刺杀刘秀,在刘秀将敌军击败之后,此人也落到了刘秀的手中,刘秀欣赏他这个人的能力,死罪一概豁免,同时封官赐爵。
而这位将领最终也是寿终正寝,爵位可传子孙,福荫后辈,有如此境遇的投降将领,在整个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了。不杀功臣,不屠敌将,能做到这个份上的刘秀,也无愧于最有人情味的皇帝的称呼了。
刘秀的生前死后刘秀虽说也是刘姓血脉,但是由于西汉推恩令,他的出身也比寻常的平民高不到哪儿去,只是他和历史上很多造反的人不一样的是,他是个读书人出身,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刘秀却成了其中唯一的一个例外。
刘秀由于出身低微,平常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也给他带来了良好的民众基础,这种习惯他登基之后也没有变化,在他的各种用心治理国家之下,东汉王朝终于有了光武中兴的盛景。
在完成这一切之后,刘秀仿佛是完成了历史任务般地离开了世间。而这位好皇帝,即便是在自己死之后,也嘱咐后人不得风光大葬,丧事一切从简,各地方官员留守,不得因为前来吊唁而影响到国家的运转。
刘秀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一个皇帝,整个古今历史,也在无任何一位皇帝能够像他一样生前身后都被人歌功颂德,有这样一位皇帝,汉朝甚幸,华夏甚幸。
时间来到近现代,时隔千百年,光武皇帝依旧为后世所赞叹。新中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评价他,他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也最会用人的皇帝。
黄留珠说,中国历代帝王光武皇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
其实刘秀的人情味儿,还体现在了国号的命名上,东汉王朝本质上和西汉王朝并无关系,刘秀的中兴其实是重新建立一个王朝,只不过依旧沿用了汉的国号而已。
明明是自己打下的基业,却要用旧的国号为大汉续命200年,他自己的光芒反而暗淡了不少。而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算来算去,也唯有光武帝刘秀一人而已。
王莽断两汉是天意[点赞]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