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浙江某区县“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应用实践
备注:原文详见:#数字罗塞塔计划,参加由电子文件管理推进联盟联合数字罗塞塔计划发起的“大分享”活动投稿文章,来自杭州安铂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作者:智治项目组。
1 前言前段时间写了一篇软文“个人档案赋能自己事业成功”,体现了个人档案的非凡意义。个人档案是个人的宝贵资产,它记录了个人的成长历程、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社交网络等重要信息。但是个人档案的管理理解为2种形式:
l 一种是显形的: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围绕在自己能看到、能摸到、能听到的“档案”。
l 一种是隐性的:隐性的档案个人不能保管,分布在政务服务、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等部门,由他们分散的存储保管。彼此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2 人生10个阶段人生10个阶段(出生、教育、工作、置业、出行、婚育、就医、救助、养老、身后)
(图片来源:杭州安铂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3 相关文件l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23〕26号)
l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
l 《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
l 还有更多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
4 个人画像(互联网口语)个人画像是一个全面、立体的个体特征分析,它通过收集、整合个人的基本信息、消费行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数据来形成。
定义:
o 个人画像是一种描绘个人特征、兴趣和行为的工具,旨在为企业提供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途径。
o 它不仅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还涵盖用户的消费行为、兴趣偏好等多个维度。
作用:
o 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提高用户满意度。
o 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策略。
评价标准:
o 完整性:个人画像应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消费行为、兴趣偏好等多个维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o 准确性:数据收集和分析应确保准确性,以提供可靠的用户特征描述。
o 实时性:随着用户行为和兴趣的变化,个人画像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其有效性。
应用场景:
o 品牌或平台定位:在项目开始前,对目标人群进行详细的人群定位,即人物画像的分析,有助于品牌或平台确定自己的定位、消费人群和运营策略。
o 问题解决:对于个体或群体的人物画像分析,有助于彻底剖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o 分类管理:对于成熟性的平台或品牌,人物画像可以用于对现有人群进行分类,实现分类管理和分类营销,增加用户粘性。
注意事项:
o 个人画像的收集和使用应遵循隐私保护原则,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
o 在分析个人画像时,应综合考虑多个维度和因素,避免单一因素导致的偏见或误判。
5 个人画像数据收集(注意隐私,法规条款)一、数据收集的来源
网络行为数据:
o 用户在网站上的浏览、搜索、购买和评论等行为是重要数据来源。
o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站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等)、Cookie和服务器日志等渠道进行收集。
线下渠道数据:
o 用户在实体店铺的购买、咨询、投诉等行为也是重要数据来源。
o POS系统、CRM系统以及电话和邮件等渠道可以收集这些数据。
社交媒体数据:
o 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关注、点赞、评论和分享等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o 通过API接口和数据爬取工具可以收集这些数据。
用户反馈和评价:
o 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反馈和评价是了解用户满意度和需求的直接途径。
o 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邮件反馈等方式收集。
公共数据平台:
o 政府机构发布的公共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经济统计数据等,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二、技术手段
数据分析:
o 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重、去除异常值和修复缺失值等数据清洗操作。
o 将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统一,建立一致的数据集。
o 将数据转化为适合进行分析和建模的形式,如标签化、分类化等。
用户行为追踪:
o 通过追踪用户在网络和移动设备上的行为,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购买偏好。
o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特定的追踪技术和工具,如JavaScript跟踪代码、SDK等。
社交媒体监测:
o 利用社交媒体监测工具,如社交媒体管理平台、社交媒体分析工具等,监测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活动和关注的人物或品牌。
众包平台:
o 利用众包平台发布任务,让用户按照要求提交所需的个人信息,以收集大量个人信息。
数据合作:
o 与其他机构或个人合作,共享所需的个人信息。例如,购买第三方数据以实现精准营销。
隐私保护技术:
o 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采用隐私保护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这包括数据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个人画像的数据收集涉及多个来源和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可以收集到全面、准确的数据,为构建精准的个人画像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原则。
6 公共数据平台一、定义与功能
公共数据平台是一个旨在将公共的数据资源集中起来,提供数据查询、存储、分析等功能,使用户能够快捷且方便地查找数据的平台。该平台不仅限于数据的统计、罗列和发布,还提供了数据的深层次加工与挖掘,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在资源利用、商业贸易等方面提供指导。
二、核心功能
数据收集与管理:公共数据平台首先需要对公共数据进行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它还提供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查询与分析:用户可以通过公共数据平台快速查找所需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服务与应用:公共数据平台还提供数据服务与应用功能,例如数据可视化、数据定制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
三、特点与优势
公共性: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是公开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访问和使用。这有助于促进数据的共享和流通,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权威性: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通常是政府机构、权威机构等,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规模性: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数据。这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数据选择空间,有助于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安全性:公共数据平台在数据收集、存储、传输等方面都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四、建设主体
政府:政府在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需要推动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保障机制,并加强对数据资产进行维护和管理。政府还会在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上发挥领导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数据平台,并加强数据的规划、发布和监管。
企业:企业也是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者之一。它们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参与公共数据平台的开发、运营和维护。同时,企业也是公共数据平台的重要使用者,通过平台获取数据资源,加强数据收集、传递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为用户提供更精准、高效、智能的数据服务。
社会组织: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数据的共享和交流,让公共数据平台发挥出更多的社会效益。
五、分布情况
省市分布情况:
o 根据参考文章3的信息,全国地级及以上政府推出的数据开放平台数量从2017年的20个增长到了2021年10月的193个。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建设公共数据平台。
o 目前,除了吉林、云南外,其他省市都已经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这意味着在大多数省市中,都有公共数据平台的存在。
具体案例:
o 例如,广东省已经出台了《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建立了公共数据平台。
o 广州市也计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将具有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纳入数据开放主体范围。
综上所述,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其中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分布上,大多数省市都已经建立了公共数据平台,以推动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7 公共数据平台与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公共数据平台如何收集、整理和管理档案资源?
公共数据平台在收集档案资源时,会采取多种手段,如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等机构获取数据,同时也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自动化抓取和收集。收集到的档案资源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整理方面,公共数据平台会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源进行分类、编码、标注等处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还会建立档案目录和索引,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查询。
在管理方面,公共数据平台会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对档案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和存储。同时,还会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如何被整合到公共数据平台中?
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被整合到公共数据平台中,主要通过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挖掘等方式实现。公共数据平台会与各个档案机构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互通有无。同时,还会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提供支持。
以某市的公共数据平台为例,该平台与市档案馆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将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后整合到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查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和便利性。
整合后的数据平台如何支持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整合后的公共数据平台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可以无缝对接,避免了数据孤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公共数据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工具,支持用户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
在协同工作方面,公共数据平台可以建立在线协作机制,支持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份档案进行编辑和修改。这种协同工作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公共数据平台与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档案资源的利用和效率?
公共数据平台与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之间的关系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和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通过整合和共享档案资源,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和地域限制,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次,公共数据平台提供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档案资源的检索效率和管理效率。最后,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潜力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公共数据平台与档案资源或档案数据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潜力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提供有力支持。
8“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全景图以数据档案化治理为理论指导,构建“1+10+N”的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应用框架,为群众构建“惠民办事”、“出生智治”、“基层治理”、“居民健康”等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杭州安铂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以数据档案化治理为理论指导
数据档案化治理:这是一种将档案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它强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作为理论指导:这意味着数据档案化治理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实践,更是一个理论框架,用于指导档案工作的全面变革和创新。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档案工作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和利用,以实现档案数据的共享和开放。
二、构建“1+10+N”的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应用框架
“1+10+N”框架:
o “1”代表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平台或系统,用于整合和管理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档案数据。
o “10”代表个人生命周期的10个主要阶段,如出生、教育、工作、置业、出行、婚育、就医、救助、养老、身后等。
o “N”代表基于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数据的多个应用场景或服务。
综合智治应用框架:这是一个集成了数据管理、安全治理和服务治理等多个功能的综合性应用框架。它不仅关注数据的整合和共享,还强调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利用,以及通过数据驱动的服务创新。
三、为群众构建“惠民办事”、“出生智治”、“基层治理”、“居民健康”等应用场景
惠民办事:通过数据档案化治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例如,利用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等目标。
出生智治:在新生儿出生阶段,通过整合医院、公安、社保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实现出生证明的自动生成、在线申领等功能,为新生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
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领域,通过数据档案化治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持。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社区治理的短板和问题,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居民健康:在居民健康领域,通过整合医疗、卫生、体检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为居民提供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预防建议等。
综上所述,这句话提出了一个以数据档案化治理为理论指导的综合性应用框架,旨在通过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这不仅是对档案工作的一次全面变革和创新,也是对社会治理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
天羿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