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乘公交车,陪孩子去上课,下车后表扬了她!因为孩子上车后,往车厢后面走,坐到了后方,两个空座的靠里的座位上。
您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好表扬的?这样问的您,第一,可能富裕,平时不怎么使用公交车;第二,可能没有想过,坐在里边的座位上,让出靠外的座位,意味着什么!

我的孩子,不自私,所以我夸赞了她。她下意识的举动,让我感到了她在行动上懂得了为别人着想!
坐外边座位的人的心态
我在外读书时,见到过那里的儿童读物上,写着告诫孩子们,坐公交车时,要尽量坐里边。那是因为留出外边的座位,方便下一个站,上车的人来坐。
如果经常坐公交的人,一定有这样的感觉。有人坐了外边座位的情况下,自己如果不是路程特别远,或者拿了很重的东西,都不太会去那里,试图从坐在外边的人腿中间的缝隙里通过,坐进去。

这样想,你就明白为什么教科书上会写那样的内容,去教孩子了!是的,告诫孩子们,要懂得利他!
反过来想,里边空着,却喜欢做外边的人,是不是能判断为利己主义?
可能有人会说,就喜欢外边啊!那坐飞机,高铁时,抢着买靠窗的票,甚至没票也要占人家靠窗座位的人,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有些武断,可以说这些人,应该大部分都是仅仅在为自己考虑!为了自己坐着不挤,或者自己方便下车,剥夺了别人享受公共座位的权利!
小事儿看道德人性
同为公交车的话题,还见过很多品德高尚的人。
例如,有人即使空座,只要写着“优先”的,从来不坐。因为他知道,很多老人或需要让座的人,让座的时候,对方往往会好意拒绝。但如果本来就是空座,大部分有需要的人就会去坐。

还有人,看到有老人,或者带孩子,拿东西的人上车,嘴上不说,等那人靠近时,正好离开座位,假装往门口走,其实仔细看,你就会发现,他站了好久都不下车。其实就是怕让座时,对方说“不用……”。有很多老年人,心里是不服老的,但真要摔倒了,可就不得不服老了……
再有的,在车上拥挤时,被迫站在门口,当快到站,别人马上要下车时,他就会想办法,一点点往别的地方挤,给下车人留出更方便的路……

其实,一个小小的公交车,能反映出人间百态,只要您观察,会感觉很有意思的!
这里说的有趣,既有温暖的热意,又含着些许对世态炎凉的悲情。如果可以,真希望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大家能更善意些,多为真正有需要的人着想,社会就会变得真正美丽!
很多善举,其实和有没有钱,被不被感谢,毫无关系,有时觉得自己做了善良的事儿,些许的帮助到了别人的时候,不会心里为自己骄傲,点赞么?至少小时候在学校学到的是这样的定义!

看着孩子空出来的旁边的座位,在下一站,坐上了一位拿着小推车,买菜回来的老阿姨,心里特别开心。
下车后,摸了摸孩子的头,“走,爸爸给你买杯奶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