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绝密军事基地·】——»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
相信这首童谣是很多人都能唱出来的,它不仅是童年回忆,也是毛阿敏在1991年香港八一晚会上唱的歌曲。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毛阿敏唱的这几句毫无逻辑的歌词,竟然在32年前,将我国重要的军事机密,暴露给了全世界。
那么,看似简单的歌词,其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马兰谣》这首歌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五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其实这首歌之所以能流传大江南北,这和我们的核试验基地脱不开关系。

当时在1945年的时候,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
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际使用核武器,而且其巨大破坏力也为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瞬间变为废墟,数十万无辜的生命在瞬间消失,原子弹的爆炸不仅带来了人员的伤亡,更给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日本的战后重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原子弹的爆炸让全世界不得不正视核武器的巨大威胁,并重新思考战争的意义与后果。

对于我国来说,二战虽然已经进入尾声,但作为一个战时承受巨大压力的国家,世界局势的变化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令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中国正经历着内战的纷扰,外部的威胁依然不容忽视。

尤其是看着日本的投降以及美国展现出强大的军事技术实力,我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原子弹的出现意味着全球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掌握这种关乎未来命运的武器,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尊严。

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想要实现核武器的自主研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在这一紧张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不得不是一项关键任务,且必须尽早进行。

195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核技术的初步发展,我国也开始着手寻找适合试验的地方。
这个试验基地不仅要远离人群,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同时也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气候状况等自然因素。
此外,基地还需要具备足够的保密性,因为一旦被敌国发现,将可能对中国的核计划造成致命打击。

经过几轮深入的考察和讨论,我国决定将目光投向了新疆,新疆的广袤大地和偏远地区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最理想的核试验基地。
当地不仅人烟稀少,而且地质结构相对稳定,适合进行各类复杂的核试验,在经过细致的调研后,位于新疆罗布泊的一个区域脱颖而出。

地址选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命名工作了,命名过程刚开始时,相关部门提出了多个候选名称:“罗布泊基地”、“荒漠之光”以及“戈壁之星”。
然而,尽管这些名称符合基础地理特征,却未能在寓意上产生广泛共鸣,它们要么过于直白,要么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难以激发人们对于这个特殊地点的深切情感。
在命名的多次讨论中,一位科学家提到了“马兰”这一植物。

马兰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寓意着生命力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个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马兰虽然生长在干旱、贫瘠的戈壁滩,但它却能在困境中顽强生长,正如科学家和军人在艰难环境下奋力拼搏的精神。
这一名称既突出了基地所在的荒漠环境,又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中国核事业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决心。

后来,通过长时间的论证与讨论,基地领导和科研团队一致认为,“马兰”不仅在地理上贴合,而且在精神层面具有深远意义。
寓意着中国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以顽强的姿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核事业,挑战西方核强国的主导地位。
最终,“马兰”这一名称被正式确定为核试验基地的名称。

但是马兰核试验基地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建设过程充满了种种困难。
基地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奋力拼搏,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在罗布泊那片荒芜的沙漠中,工人们用汗水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64年,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行列。
那么,《马兰谣》歌词中都代表了什么呢?

《马兰谣》歌词中的“小皮球”是指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歌词中提到的“架脚踢”,是指中国进行原子弹试爆时所用的那座102米高的铁塔。

它位于新疆罗布泊试验场,是中国进行核试验的关键设施之一,这座塔并非是简单的支撑结构,而是专门为原子弹的塔爆试验设计的。
当时,原子弹的试爆并非通过空投进行,而是将其放置在这座铁塔上,通过塔爆方式进行试验。
“马兰开花”这个词则指原子弹爆炸时的瞬间景象——像花朵一样在空中绽放。

在《马兰谣》歌词中还提到的“二十一”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21试验训练基地。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指的是马兰基地的通信信箱编号,这些数字代表的是28号信箱的256分箱和257分箱,负责与外界进行联系。

今天,马兰已经成为中国核事业的象征之一,回望过去,马兰不仅是一个核试验基地的名字,它代表了中国从艰难困苦中奋力崛起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国核事业的艰苦历程。
通过对马兰基地的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核武器研发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的汗水和努力。
这个名字,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中国从弱到强的伟大转变。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的密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