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一位大爷因“竹景”走红。原本是随手捡回的竹根,经过几个月养护,竟然变成了一盆姿态潇洒的盆景。整盆竹枝笔直向上,又带几分随风而动的柔韧,自然成趣。

大爷养竹的照片发到网上后,不少花友惊叹:“这简直是自然艺术!”很多人被种草,开始效仿他的养护方法。有人甚至在公园、河滩找竹根回家,希望也能打造一盆独特的绿意。

竹子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推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早已成为风雅的象征。它的线条简洁,生长旺盛,即使是一根不起眼的竹根,只要方法对了,依旧可以养成风韵独特的景观。

大爷捡回的,正是 小叶簕竹——这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竹类,杆细挺拔,叶片纤秀,即使种在小小的盆里,也能展现出一种凌风傲骨的感觉。
之所以火出圈,不只是因为竹子的高雅气质,更因为 他的方法简单易行,花费极低,让普通人也能轻松拥有一盆精美的竹景。

大爷总结了 五个关键步骤,让竹根顺利生根发芽,成为真正的观赏植物。
竹根处理,去除干瘪部分找到合适的竹根后,首先要修剪掉受损或已经干枯的部分。
越是新鲜、有些须根的竹根,存活率越高。如果竹根上带有部分原土,不要完全洗掉,保留一点,有助于缓冲适应期。

修剪后的竹根,浸泡于 生根水+多菌灵 的溶液中 12~24 小时。这样能减少病菌,防止腐烂,同时促进根部细胞活化,加快生根速度。
他还提到一个小细节:浸泡时,尽量让竹根的一部分露出水面,避免完全泡水导致窒息。

竹根对土壤要求不高,但 透水透气 是关键——大爷采用 河砂+腐叶土+赤玉土 的配比,模仿竹子的自然生长环境。将竹根竖直插入土里,并 轻轻压实周围土壤,确保它能够站稳。

刚种下的竹根容易出现“假活”现象(叶子看似绿油油,但其实没扎根)。大爷提醒,不要看到叶子变绿就掉以轻心,前两周要少水多喷雾,避免根部腐烂。如果发现芽点过早冒出新芽,要抹掉,让竹根优先扎根。

一旦根系稳定,竹子很快会生长出新枝。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 控制性修剪,让竹子的整体形态更具观赏性。


很多被忽视的植物素材,其实都适合作为盆景培养。如果找不到竹根,这些也能尝试:
✅ 枫树幼苗——随处可见的小枫树苗,养成小盆景,四季变化丰富。✅ 榆树桩——生命力强,造型感十足,适合微型盆景。✅ 雀梅——叶片细小,生长旺盛,容易塑形。✅ 虎刺梅——自带蜿蜒感,少量修剪就能成为迷你自然景观。
美的东西,其实随处可见,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尝试。
你家里有竹子盆景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