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成天在抨击美国,但有一点必须承认,美国可以说是人类最聪明的国家之一,如果没有中国超常态的出现,他们设计的那套国际体系足以吸干整个地球。
先从殖民说起
自西方取得世界主导权以来,人类社会始终被殖民一词所贯穿。从15世纪开始,在金钱至上主义的原则下,以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国家,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对美洲等制度落后、实力松散的国家甚至是部落,发起旨在掠夺当地资源的战争,包括劳动力资源,比如黑人奴隶。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生产模式对原材料和市场的庞大需求,加速了西方帝国主义集团的殖民扩张速度。从美洲到亚洲浩瀚的殖民土地上,帝国主义用暴力手段以几乎零成本的代价,攫取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再运回宗主国进行加工。当原材料转化为工业品后,帝国们又会把剩余产能强行倾销给殖民地人民。如何倾销?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当然,要是他们不愿意,那就直接用舰船巨炮轰开国门!
这之后, 殖民主义风暴甚嚣尘上,席卷全球。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民生凋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寿终正寝。关于这段历史的论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公开资料是这么说的:二战结束后,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在短短四十年时间里,从非洲到亚洲再到南美洲,原殖民地以民族为主要界限先后建立起新政权,这对世界殖民体系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1990年3月21日,非洲大陆上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和崩溃!那么,殖民主义真的被埋进了历史的坟墓吗?答案是并没有!不可否认,原有更赤裸的殖民体系确实早已烟消云散,至少列强们开着军舰飞机去他国掠夺资源的反人类现象,没有上个时代那么频繁了。但殖民主义仍然横行在如今这个看似岁月静好的世界,只不过它在某些国家的装点下,变得更加隐蔽与合法化。因为殖民主义的三大核心要素,依旧存在于美国霸权主义控制下的世界:1、掠夺他国人民财富。2、以低成本获取欠发达国家的原材料。3、以垄断的方式向他国倾销远高于成本价格的商品。
东芝事件之后,日本半导体行业持续下滑。2018年,曾经代表日本半导体辉煌的东芝半导体被以美国资本为主导的美韩日联合体所吞并。
在低价掠取欠发达国家原材料方面,以前是直接把军队开过去抢,而如今的手段不仅高明也很“文明”。他们是怎么做的呢?1、在资源国内用各种手段扶持亲美派系,等这批人上台后,美国一些企业会立即和当地政府签订合同,用远低于正常市场的价格获得矿区开发权。2、煽动资源国战争,趁机出售军火和攫取矿区开发权。3、如果资源国出现政权更迭不认账的情况,他们就会以合同的强制性为由,拒绝归还矿区产权。强行收回是不可能的,雇佣军了解一下?过去半个世纪,美国通过上述手段在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多个资源丰富的矿区。由此创造出一批世界顶级矿业巨头,如自由港、纽蒙特、南方铜业、美盛集团、克利夫兰山崖。更令人感到恶心的是,他们在低价收购矿企后,又通过影响上游原材料出货量等手段,在期货市场上大幅拉高初级产品价格,导致对其存在大量需求的中国不得不以高于市场N倍的价格购买原材料。一边是低于市场价的收购(对欠发达国家固有资产的掠夺),一边是高于市场价的出售(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红利的分食),这两个环节之间溢出的利润究竟有多大,估计连美国人自己都算不清。所以说,这难道不是掠夺和殖民主义的体现吗?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很多企业尤其是高度依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矿企出现经营困难(原材料市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是高度正比关系,只有世界经济向好,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工业产能需求大,才能带动原材料市场),为求生存,他们频繁出售旗下矿区资产。而中国出于确保国际资源供应稳定和反金融掠夺的考量,开始以此为契机大举进入国际一级原材料市场。
特里芬悖论早已从学术层面警告了货币霸权政策对美国利益的损害,但在金融资本的操控下,美国仍矢志不渝的走了半个多世纪的霸权之路,最终酿成了美国制造业大规模空心化的悲剧。而作为悲剧的代价,美国中下层阶级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英美前车之误殷鉴不远呐!所以,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不会走货币霸权的老路子。一个经济总量注定超越美国的国家,其货币不奉行绝对主导权和唯一国际结算的霸权之路,这对于世界而言,就极大稀释了被美国合法化与规则化的系统性剥削的风险。其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原材料的方式,也与美国截然不同。在我们未迈进国际一级原材料市场,我们经历的不是低价掠夺,而是被他国高价掠夺。大举进入一级原材料市场,也就是那些欠发达国家后,中国则是用等价的基建产品换取矿产资源,这对比一下就鲜明的呈现出来了:1、扶持亲美政权,以白菜价攫取矿区产权,对资源国和人民的发展起不到丝毫作用,还会使他们面临后采掘时代的环境破坏等治理问题。2、货币的长期趋势是通胀,用等价物的基建换资源,减少了资源国因通胀带来的财富蒸发问题。3、基础设施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必备基础,而产业链建设则是全球大部分国家实现经济长期性稳定增长的核心要素。毕竟,像新加坡这类的枢纽国和旅游国,在世界上还是占少数。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基建换资源,已成为我国对落后国家的主要贸易方式。2019年,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是存量残杀时代下,全球仅剩的唯一的增长亮点。
十数年以来,中国在全球推行的这种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落后地区掠夺原材料资源的成本。
也正因如此,造谣我国矿企的各种负面消息,近年在西方媒体间层出不穷。
最后,当中国成功实现产业链梯度从中低端向高端的跨越后,也不会向欧美国家那样把价格抬得很高。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2006年,一部诺基亚8800的报价是6200元。
大家注意,十四年前的6200元的购买力比现在高很多,我记得那时候武汉的平均工资也才一千多,由此可见当年手机溢价的利润有多高。
中国大规模进军手机制造市场后,即使顶着通胀的压力,也依旧把智能机做到了千元以内的水平。你要说不赚钱肯定是不可能的,企业家又不是慈善家,不然提倡性价比的小米为啥能成为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呢?
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中国智能机厂商,才使得全球大多数低收入消费者能用上先进的智能机。
别的不说,看看隔壁人均收入百名开外的印度,手机用户都有3亿人。
难怪中国叫发达国家粉碎机嘛!
综上所述,中美博弈的结果,决定不止是中国这一国一族的命运,而是全人类能否摆脱资本霸权主义长达500年的殖民吸血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各派系非要和中国死磕到底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当然,像美国这样集列强无耻、奸诈、卑鄙于一体的蛀虫,不揭竿而起,难道还能指望国会山上的老爷们良心发现?
送你四个字儿:白日做梦!
结语
1974年,作为中国首次在联大会议上的公开发声,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的讲到:
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特指美苏那种仗势欺人的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全世界人民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有删减)!
然而,即使中国把自己的态度展示得明明白白,从格雷厄姆.艾莉森的修昔底德陷阱到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西方的战略学家们仍矢志不渝的以本国历史进程为参照物,然后给中国扣上一顶国强必霸的帽子。
对于此,戎评只想说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些年西方国家搞的什么远交近攻、帝国争霸、均势平衡,实际上是我们春秋战国时代都玩儿烂的东西。
他们缺乏悠扬而绵长的历史,所以不懂什么叫“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国之所以敢如此肯定的不会搞霸权主义政治,是因为几千年的王朝更迭史阐述了一个道理:霸者,横行霸道也,违民心也。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违民心者,亦是违天道、逆大势也。
华夏史上的霸王可曾有过一个好下场?
从古至今,中国人要的从来不是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我们要的是“以天下之心为心”、要的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