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致信呼吁统一蒋经国看到这句诗后为何陷入沉思?

文史潮河 2024-07-07 22:15:46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其子蒋经国接任。几年过后,大陆对台湾的方针也开始发生转变,从之前的解放台湾,转变通过谈判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这些举措,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也对国民政府的大陆政策形成了冲击。

1982年7月,在蒋介石去世7周年之际,蒋经国发表了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经国也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介石去世后一直悬棺未葬,他希望之后有机会落叶归根,安葬在大陆。蒋经国的这篇文章,也显示其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大陆方面迅速对这篇文章做出了反应,邓颖超捕捉到了蒋经国的思乡之情,于是立刻召开对台小组会议进行商讨。

最终由蒋经国的发小,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应该怎么写?又该怎么传到台湾呢?

经过深思熟虑,廖承志在信中劝蒋经国看清国际形势,放弃幻想,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信中还引用了周总理在张治中给蒋氏父子信件中的批示,“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结尾写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意思是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希望蒋经国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我们之间仍然还是兄弟。

当时大陆跟香港的报纸是进不了台湾的,于是找到了中间报纸《华侨日报》和《星岛日报》,但是这两个报纸进入台湾也要经过审查的。

《华侨日报》直接全文登出,但是放在了后面的版面,没有引起注意,顺利进入台湾。

《星岛日报》的编辑更为大胆,直接在头版发表了全文,但是标题做了文章,主标题是《国共昨互促统一双方各言其志》。副标题是孙运璇盼北京放弃共产主义,廖承志函卿蒋经国三度合作。

令人意外的是,当时审查的工作人员只看了标题,并没有看内容,所以这封报纸也成功进入岛内。

当台湾特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这封公开信也在岛内引起剧烈反响,很多民众不愿意上交报纸,当天的《星岛日报》成为了珍藏品。

蒋经国看到这封公开信后,并没有回应,而是让在美国的母亲宋美龄回信。

根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当时蒋经国看到“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句诗后,现场沉思很久,发出了一声长叹。

而在这封公开信之前,大陆方面修缮了蒋家祖坟,并把修缮后的照片寄给了蒋经国,希望他能跟回大陆祭祖,虽然蒋经国并没有亲自前往,但这也深深打动了蒋经国。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允许台湾群众前往大陆探亲。海峡两岸持续了 38 年的隔绝状态,就此被被打破。

可惜的是,就在第二年,蒋经国就因病去世。当时邓公不禁感慨,经国死得太早了,如果他健在的话,中国的统一事业不会那么复杂。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蒋经国选错了接班人,让李登辉上台,并一手扶持本地党派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了今日的困境,他也终将成为台湾第一历史罪人。

1 阅读:135

文史潮河

简介:古今多少事,流逝潮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