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注罚没增长,核实异地执法!原来国家早已发现问题!

易风云 2024-12-19 15:16:58

刚刚看到一则消息,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一次会议上指出,针对当前社会上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相关部门要及时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进一步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说实话,其实这些问题看似影响不大,但是长久之后,不仅会进一步损害群众的利益,更会衍生大量的社会矛盾,从而影响到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为此,国务院在此次会议上,针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了点评,并要求各部门要高度关注,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正常而言,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应该靠各项税入,而不应该依靠各项罚没收入。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地方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加大了一些轻微违法的处罚力度,甚至有一些小问题都是顶格处罚。然而,这种依靠罚没收入的方式也进一步衍生了其他非正常问题,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趋利性执法”和“逐利性执法现象”,以至于网上广大网友开始围绕“远洋捕捞”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前期某地警方异地执法抓捕外省企业家,再比如近期农机手拉柴油被处罚3万元的现象,很多执法理念其实已经背离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不法分子的初衷,变成了刻意给一些企业制造麻烦,影响到了老百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我曾经跟一个体制内的朋友聊天,期间谈到了交警部门的罚款问题。这位朋友说,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某些地方公职人员年底的奖金,绩效等支出,大多数都是由此类非税收性罚没收入来支配。也就是说,一些地方人员的工资福利,资金与绩效其实是与罚没收入相挂钩的。罚没收入多了,人员能够享受到正常的福利待遇;如果罚没收入少了,那么今年的福利待遇和其他奖励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所言是否属实,再或者是他的片面之语,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出,罚没收入确实与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有着极大的关系。财政收入可观,那可支配的资金就相对较多,各种福利待遇肯定就较好;而财政一旦紧张,别说是福利待遇了,就连工资津补贴估计都难以保障。

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全国各地出现一些怪事,比如说划地收钱的做法,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屡见不鲜。一些城市的公共道路,当地政府承包给某些企业,划几条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取别人的钱;甚至原先有些公共停车场,在这波经济大潮之下,都改成收费了的。而在其他的执法领域,以罚代管,以罚代错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对于以前一些轻微的违法问题,本身通过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就可以达到目的,现在也变成了罚款,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顶格处罚。一旦出现了这种逐利性执法的思维,也就会衍生一些变相的侵害老百姓利益的现象。我们比如此前有某个高速工作人员说,以前经济条件好,能不罚就不罚,现在经济情况不景气,必须处罚到位,这不明摆着是逐利性执法行为么?

更让很多人气愤的是,对于一些明明没有违法的行为人,他们也会刻意给你制造出一些违法的事实来。比如某些高速管理人员说:我今天非给你查出一点事来!这什么意思?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违法,你都需要交钱,即便没有违法,我也会制造一些条件让你违法,最终还是要达到罚钱的目的。但是这种执法思维不仅本身已经违法了,还破坏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更导致一些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不法侵害,还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此,国务院强调:要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通过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所以说,这种趋利性执法,逐利执法现象绝不可取。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来看,这种现象与中国古代的苛捐杂税何其类似,一些属于老百姓个人的合法财产,却被一些单位,一些部门以巧立名目的方式,凭空给拿走了,这不就是巧取豪夺么?如果我们的执法环境成了这个样子,那还谈什么公平公正,还谈什么依法治国,还谈什么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呢?所以说,一些事情看似简单,但是背后包含的道理却极其丰富,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因为信任的建立就是如此。因而此次国务院会议上着重强调了这样的现象,并要求各地要抓好落实,这是完全有必要,且是必须的。

0 阅读:2

易风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