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深深的心理阴影,对于很多被俘的女兵来说,她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拘禁,还要忍受各种心理和身体上的折磨。
在战斗中,女兵常被视为特殊群体,有人觉得她们在军队中的作用不如男性明显,但实际上她们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一旦被俘,她们的身份就会被重新定义,在敌人眼中,她们可能被当作“战利品”或用来交换和谈判的筹码。

根据《纽约邮报》2月20日的报道,四名乌克兰女战俘在采访中讲述了被俄罗斯囚禁的经历,满是控诉。她们说:“我们就像骷髅一样,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活下来。”
32岁的军医瓦伦蒂娜·祖布科在马里乌波尔被围困时被俘,之后在四个不同的监狱里关了五个多月。
瓦伦蒂娜透露,俄罗斯狱警在审讯时用牛棒和电线电击她们,她无奈地说:“我们被打得很惨,没有理由,他们打我们只是为了好玩。”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情况,玛丽亚娜·切谢柳克在2022年俄军进攻亚速钢铁厂时被俘。
她是警察,但因帮助乌克兰武装力量被俄罗斯抓住。她被转移到占领的顿涅茨克,开始了两年的囚禁生活。
在囚禁期间,她没受虐待,反而可以和家人通电话,还能寄信回家,让家人放心,这种“优待”是因为俄罗斯想用她来和乌克兰交换战俘。

2024年5月,玛丽亚娜终于获释回到乌克兰,回国后她被塑造成英雄。乌克兰政府希望通过她的故事赢得国际同情,揭露俄罗斯的虐俘行为。
但讽刺的是,基辅当局花了一个月想从她那里找到受虐证据,却什么也没找到。
现代战争中,正规军一般不会大规模虐待战俘,虽然可能会有打人、不给饭吃或者关小黑屋的情况,但不会有更严重的虐待。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杀俘不祥”这句话,意思是杀战俘不吉利。
不虐待战俘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用他们换回自己被俘的士兵,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削弱敌人的斗志,这在战争中非常有效。
如果虐待或杀害战俘,反而会让敌人更顽强地抵抗,觉得反正都是死,不如拼命反抗,这样会让己方损失更大。

到2024年6月,俄罗斯境内关押了大约6500名乌克兰士兵,他们因为反对特别军事行动被捕。
如果调查发现他们还有其他犯罪行为,可能会被重新审判,这些被俘的士兵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无辜的,是被乌克兰军队抛弃的,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站错了队。
前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士兵维塔利·梅德韦杰夫的经历尤其让人关注。

他是从苏梅州被征召入伍的,在马里乌波尔服役,因为连长失踪、排长逃跑,他和战友们孤守阵地,最后不得不撤离。
结果在路上碰到了俄军哨所,他只能选择投降。说起战俘营的生活,他表示:“这里条件还行,伙食、床铺都不错,还可以剃须、洗澡、散步。”
他甚至直言:“比起死在战场上,我更感谢俄罗斯让我活着,被俘总比战死强。”
乌克兰战俘尼古拉·什韦茨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经历,他被俘才4天,就觉得自己被骗了。之前,乌克兰指挥部告诉他最好不要投降,说俄罗斯会侮辱俘虏。

但什韦茨当了俘虏后发现,俄罗斯并没有侮辱或虐待俘虏,反而对他们挺好,他说自己没挨打,也没被羞辱,有水喝,可以上厕所,吃的甚至比在家还好,还有罐头和肉。
和俄军这边的待遇相反,乌克兰对待战俘似乎没有那么友好。
一名被救出来的俄军士兵说,乌军根本不问他们任何问题,上来就打,他还说,他们被关押的地方是一间健身房,里面经常传来凄惨的尖叫声,不断有人被打。

“有些人被打得连尖叫都不像了,直接嚎叫,那声音根本不像是人能发出来的。”
一名车臣籍俄军士兵被绑住手脚后,被好几个乌军士兵围着打,最后被打得重伤致残。
不过俄乌战争中,双方都没有出现大规模虐待或杀害战俘的情况。

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战俘必须受到人道对待,不能随便虐待或杀害,这意思是战俘应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比如吃的、住的,还有医疗照顾,不能把人当牲口对待。
如果哪一方被发现虐待或杀害战俘,那在国际上就会名声臭掉,对自己的形象是个大打击。
对俄乌双方来说,他们都宣称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都想表现得更道德,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个踩不得的雷。

所以善待战俘不仅是为了遵守规则,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和声誉,另外俄乌双方在战争中还打着宣传战,想让人觉得自己是在对抗外部威胁。
如果发生虐杀战俘的事,不但帮不了自己,还可能让国内外的人对他们失去信任,反而让自己的宣传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