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千年,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红叶舞山丘 2025-03-04 22:46:59

中国的五千年,为何如此打动人心?是秦惠文王说“强则强,弱则亡”;是始皇帝嬴政横扫六合之后,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陈胜、吴广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汉武帝刘彻的君命“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诗经》中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记载在中国史书上的字字句句,是中国人的胆,是中国人的魂,哪个中国人看了不心神激荡?!

看大禹治水,看精卫填海,看女娲补天;看神农尝百草,看李冰修建都江堰,看京杭大运河修了1779年!看曹操说“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看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坐在21世纪书房里,翻开史书,就能看见中华民族的前辈先贤们移山填海、披荆斩棘的身影;能仿佛从时空的长河里看见他们如何把蛮荒变成沃土,把野草变成医药,把“化外之民”变成“上国之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经沉睡在莎草纸上,古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契形文字已经湮没在大漠的风沙里。只有中国自殷商开始记载的甲骨文,随着龟壳、铭刻在青铜器上,它来自先民,却依然是我们读得懂的文字。我们在看到2300年前的两位给王守墓的人在石头上刻下的书信“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这段话时,我们心里会默默问候:前世的君子们,你们好。这一刻不但是中国人跨越时空的连接,更是血脉的传承和文化的对接!中国人怎能不为之心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人在看到这首上元词的时候,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副火树银花的场景和一个清新脱俗的巧丽容颜;在看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或许是共情到故国的伤怀,也或许是少年刚刚表白失败、一杯酒后的感怀。中国文字蕴涵的意境之美,传承数千年历久弥香,越品越有味。每一个字都像一个音符,每一句话都像一幅画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一个读到这些的中国人,都能立刻在脑海里浮现诗句里描绘的场景。而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充满哲理、智慧、史实、情感的典籍和诗词,它像一个巨大的宝库,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精神丰满;或是有所得的明悟,或是有找到知音的感叹。当你发现你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更好的表达的时候,真的会发自灵魂地对先祖们产生敬仰和膜拜!这个时候作为中国人,有种由衷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糅合在一起的感动。

五千年来,中国人辉煌过、落魄过,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不只是中国人个人的修养,而且整个民族身上铭刻的符号。中国的历史,记载胜利都是寥寥几笔,记录失败总是极其详尽,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血泪史。这是告诉后世子孙:胜利可以有无数次,但失败一次就会凄惨无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民族总是在吸取危亡带来的教训,尽量避免悲剧不再发生。所以这个世界只有中华民族能在一次次跌倒之后,再爬起来站在世界巅峰!回望人类有历史记载的五千年,无数曾经无比强大的民族和国家都消失了,只有中国人还站在星空下,观看前辈们记录的星宿、银河;依着先辈们的节令春耕秋种、生息繁衍。孔子周游列国的车辙早已散去,但他的声声教诲依然被传唱;庄子的蝴蝶和老子的青牛已经西去,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在启迪着每一个人。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敦煌的壁画和苏州的园林一样,都变成了填满游客的休闲时光。它们,是我们的!每一个中国人想到这些,可能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富足吧。

“我是中国人”,当穿着汉服的女孩成群结队的逛西安的宫城时,当景德镇的瓷器融入纳米科技时,当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时,当六代机在成都和沈阳的时空翱翔时…中国人的身份在历史里会闪着光吧!中国的五千年,为何如此打动人心?在说出“我是中国人”时,可能就已经有了答案!

0 阅读:14

红叶舞山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