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调整了对中国股市的立场,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看空态度,认为中国股市有望迎来更具可持续性的反弹。其理由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对高科技企业监管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将中国股市的评级调整为“与大盘持平”(Equal-weight),并预测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将在2025年底前涨至77。这个目标比它此前的预期高出了22%,较本周三的收盘价仍有约4%的上升空间。
该份报告指出:“中国股市,特别是离岸市场(主要指港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制度转变。这使我们比去年9月的短暂反弹时期更加确信,MSCI中国指数的表现改善是可持续的。”
这项调整标志着摩根士丹利对中国股市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此前,该行一直对中国股市持谨慎甚至悲观态度。即便是去年十月份中国官方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货币刺激政策引发全球瞩目的股市反弹之后,该行仍然对中国股市维持“减持”的评级。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报告中提到,企业回购、监管方向从“整顿”转向“振兴”,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均是其上调评级的重要原因。该行对中国股市的立场已经从此前的“深度怀疑”转变为“谨慎乐观”。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股市指数的最新预测目标如下: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的目标点位由6,970上调至8,600;
恒生指数(HSI)的目标点位由19,400上调至24,000;
CSI300指数目标维持4,200不变。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尽管中国的通胀下行压力仍然是短期内陆市场的挑战,但海外投资者的流入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充足空间参与。他们预计,A股市场的表现将逐步赶上离岸市场的复苏步伐。
而且,摩根士丹利并非唯一看好中国股市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本周早些时候已将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上调至85,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也纷纷对中国股市发表看多观点。
近期,中国股市,尤其是科技板块,受到中国企业AI技术突破和政策利好的刺激,行情显著回暖。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展示的突破性成果,以及国家领导人对科技行业的积极表态,均为投资者带来了信心。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自1月13日以来,中国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数上涨了23.15%,至23477.92点;中国A股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指数上涨了15.5%,至2281.51点。
尽管股指的走势趋势向好,各大国际投行也纷纷调高对中国股市的展望,但仍然不能忽视市场的风险。
当前市场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一是近期部分指数涨幅已经不小,不少股票有获利回吐的需求,可能会造成短期调整;二是从宏观经济来看,形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居民消费的颓势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包括科技公司在内的上市公司的业绩难以得到明显的改观,因此本轮科技型公司股价上涨的持久性还不易过于乐观。
随着全球投行纷纷转向调高对中国股市的评级,资本市场投资人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技术进展对未来走势的进一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