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国十大元帅里,贺龙并非以实际战功最为突出而闻名,他指挥大兵团创造的经典战例相对较少。1946年后,军事斗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贺龙逐渐从一线带兵作战的角色中转变,这使得他后期直接领兵冲锋陷阵的机会大幅减少。
到了1949年解放大西南的关键战役中,作战主力主要是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部队,贺龙带领18兵团主要承担牵制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网络信息繁杂的时代,总有一些缺乏历史认知和敬畏之心的键盘侠,对开国将帅们的革命经历指指点点。但为何网络上没人敢黑贺老总?
贺龙的热血革命之路自幼,贺龙便贺龙目睹国家深陷危难,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贺龙心中满是急迫感。他望着破败的山河,暗暗立下宏愿:一定要有所作为,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14年,18岁的贺龙投身于反抗封建制度的洪流之中。他奔走在乡野之间,积极联络志同道合的伙伴,传播革命思想,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大山。在那段艰苦的斗争岁月里,他遭遇了无数次挫折与危险。

1916年,贺龙看着身边乡亲们被盐税局欺压,心中满是愤懑。贺龙看着身边乡亲们被盐税局欺压,心中满是愤懑。彼时,他正谋划着组建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力量,可枪支弹药极度匮乏,这让他愁眉不展。
一天,贺龙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围坐在一起,贺龙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说道:“如今这世道,盐税局那帮恶霸仗着手里有枪,肆意鱼肉百姓,咱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他们有枪,咱们就从他们手里夺,既能为民除害,又能拿到武器,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贺龙带领志同道合、勇敢无畏的青年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有的拿着匕首,有的握着大刀,而贺龙则紧紧握着两把菜刀作为他的“武器”。
深夜,贺龙猛地一脚踢开盐税局的大门,率先冲了进去。屋内的盐税局长和税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惊慌失措,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贺龙已经挥舞着菜刀冲到了他们面前。

盐税局长哆哆嗦嗦地躲在桌子后面,声音颤抖地喊道:“你们……你们想干什么?”贺龙怒目圆睁,大声怒斥:“你们这帮欺压百姓的恶霸,今天就是你们的末日!”说罢,他与税警们展开了激烈搏斗。不一会儿就将几个税警制服,其他青年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税警们殊死拼杀。
这次行动大获成功,贺龙和他的兄弟们带着缴获的武器凯旋。从此,他们凭借着这些武器,正式组建起农民革命武装力量,在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于黑暗中觉醒,在战火中前行1926年,贺龙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赫赫战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彼时,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在北伐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声名远扬的“钢军”。

然而,随着对国民党内部事务参与的深入,贺龙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他看到国民党内派系林立,高官们整日勾心斗角,只为争夺权力与利益。
曾经,贺龙满心以为国民党能带领国家走向光明,可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这个政党内部的黑暗与腐朽,让他看不到拯救国家的希望,心中的信仰开始动摇。
恰在此时,贺龙结识了共产党员。在一次次交流中,他逐渐了解到共产党一心为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与国民党形成了鲜明对比。贺龙对共产党的好感与日俱增,他意识到,共产党或许才是真正能拯救国家的力量。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反抗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周总理亲自找到贺龙,向他详细阐述了起义计划,并询问他的意见。贺龙听完后,说道:“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7月27日,贺龙率部抵达南昌,被任命为起义军总指挥。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贺龙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踏上南下广东的征程。
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战斗异常激烈,部队损失惨重。但贺龙始终没有动摇,他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寻找着加入共产党的机会。在行军途中,他多次向周总理等人表达入党的强烈愿望。部队到达瑞金后,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贺龙的入党申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迅速联合各大党派,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决心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贺龙,这位历经战火淬炼的将领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彼时,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贺龙被任命为第120师师长。
9月3日,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贺龙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带领着第120师主力8200余人,踏上了抗日前线。部队浩浩荡荡,士气高昂,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山西进发。

在根据地,他带领部队帮助群众生产自救,改善生活,同时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抗日意识。他亲自深入到群众中,与百姓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百姓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贺老总”。
贺龙战绩相对一般,但为何没人敢黑贺老总?1939年,在一次战斗中,狡猾的日军见正面进攻难以取胜,竟丧心病狂地投放毒气弹。刹那间,毒雾迅速在战场上蔓延开来。贺龙身处战场前沿,指挥部队作战,毒雾刺鼻的气味呛得他呼吸困难,双眼刺痛,视线逐渐模糊,大脑也仿佛被重锤敲击,一阵阵的剧痛。
但贺龙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指挥部队有序撤退,直至脱离危险区域。
尽管贺龙在这次毒气袭击中保住了性命,可身体却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损伤。此后,他的视力急剧下降,原本锐利的双眼变得浑浊,看东西总是模糊不清;大脑也因毒气的侵蚀,时常陷入混沌状态。

由于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贺龙日后走上战场的机会越来越少。1942年,抗日根据地的局势复杂严峻,延安作为革命的大后方,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至关重要。
此时,中央将贺龙从抗日前线召回延安。贺龙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地踏上归程。一路上,他穿越重重封锁线,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延安。
回到延安,贺龙迅速投身到后勤工作中。他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还大力扶持手工业和工业,建立起一系列小型工厂,生产生活用品和简单武器,逐步实现了物资的自给自足。
同时,他精心规划交通运输路线,组织运输队伍,保障物资的顺畅流通。在他的努力下,延安的后勤保障工作得到极大改善,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再次被委以重任。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初,贺龙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了提升部队战斗力,他与叶剑英、罗瑞卿等紧密协作,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全军群众性的大练兵运动。
在国际事务中,贺龙协助周总理工作,多次出访欧亚各国。每一次出访,他都精心准备,深入了解出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外交工作。

1969年,贺龙去世,享年73岁。贺龙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对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在对待部下和群众时,公平公正,不徇私情,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的赫赫战功、高尚品格和坚定信仰,早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成为一座不可撼动的精神丰碑,让那些心怀不轨的网络喷子也不敢轻易亵渎。
狗屁不懂还瞎逼叽叽歪歪!
这个命题有点扯,贺帅去世前有网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