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早还是个海洋大国,还有海外领土

晓山看旅游攻略 2025-01-29 04:12:22

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而且是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怎么它祖上还是海洋大国,还有海外领土?新加坡国土面积不大,只有728平方公里,和中国一个城市一样大,名副其实的“城市国家”。

但这货有两个海外领土,两地有1300公里,这两处分别是科科斯群岛和圣诞岛。19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各地扩张,新加坡又在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

1826年,英国将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合并为海峡殖民地,其版图逐渐向印度洋延伸。之后在1886年,科科斯群岛被纳入海峡殖民地管辖;1900年,圣诞岛也正式划归新加坡管理。可以说都是,替他当时的英国主子管理。

科科斯群岛是一个由27个珊瑚岛组成,面积仅有14.2平方公里的岛屿群。这里主要的特点就是,印度洋航线上的天然瞭望台。1826年,英国的探险家克卢尼斯·罗斯,在这里建立椰树种植园,后来吸引不少马来人过来打工,逐渐发展成以马来人为主的社群,因为当时马来人实在太多。

圣诞岛面积只有135平方公里,但这个面积还是科科斯群岛的十倍。1887年,英国人在这里发现高纯度磷酸盐矿,然后英国这货跑到中国招揽很多华工去那里从事开采工作,当时也坑惨了。按照当时的统计,过去从事开采工作的人有数千人。也没发展多少年,在1905年,华人的数量就超过马来,成为当地主要群体,占比达90%。

英国当时还行,没走下坡路。按照惯理,这两处群岛自然被视为新加坡的延伸。其中,科科斯群岛距离新加坡1310公里,圣诞岛是1540公里。当时的英国通过控制这些战略支点,得以巩固从马六甲到印度洋的航运霸权。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的殖民体系瓦解。1946年,海峡殖民地解体,新加坡升格为英国直辖殖民地,仍管辖科科斯群岛与圣诞岛。1955年,英国以“行政管理便利”为由,将科科斯群岛划归澳大利亚。关键当时的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这里因为地缘的关系,被视为对抗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白澳屏障”。有意思的是,岛上住的马来群体,对变更户口反应一般。因为澳大利亚人说不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

圣诞岛要比科科斯群岛的历史过程更加传奇。圣诞岛是磷酸盐矿的岛,岛上这种资源丰富。岛上除了这个以外,也没啥值钱玩意,当时产量在1949年已达25万吨,占全球市场15%份额。

澳大利亚人很精,通过控股圣诞岛磷酸盐公司,实际控制资源开采。1958年,英国以290万英镑将岛屿主权移交澳大利亚,价格仅为矿产价值的零头。当时新加坡人反对声音有,但是不大。而且主要的诉求点是换取自治的条件。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还是妥协了。此举被后世学者称为“20世纪最不平等的领土交易”。

澳大利亚人在上面疯狂挖,很快储量就锐减,直到完全挖完。圣诞岛的磷酸盐矿开采到21世纪,1998年澳大利亚政府仍与矿业公司续签21年租约。若以1958-2020年累计产量估算,该岛矿产价值超120亿美元,远超当年交易价格。目前,岛上基本没有什么资源能够开采了。但科科斯群岛虽然面积小,但比圣诞岛强些,主要是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年产值可达数千万美元。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可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圣诞岛与科科斯群岛为澳大利亚带来74.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相当于新加坡现有领海面积的200倍。新加坡尽管通过填海造陆将国土从581平方公里扩展至728平方公里,但领海面积仍不足1000平方公里。

二战期间,日军曾占领圣诞岛作为南下澳洲的跳板。冷战时期,澳大利亚在岛上建设军用机场和监听站,使其成为监视印度洋的前哨。对新加坡而言,失去这些岛屿意味着永久性放弃向印度洋投射影响力的可能。

自1960年代起,新加坡通过填海新增147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再造22%的国土。裕廊岛、德光岛等人工岛屿,不仅承载着炼油、造船等战略产业,更通过海岸线重塑强化领海主张。

2008年,新加坡通过国际法庭裁决赢得白礁岛主权。这个面积仅0.00856平方公里的礁石,使其领海向东延伸64公里,控制新加坡海峡东口航道。为此,新加坡在岛上部署直升机坪、海水淡化设施,并常态化巡逻,彰显“寸海必争”的决心。

失去远洋领土后,新加坡转而发展“海洋服务业”——2024年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连续30年位居全球前三。通过控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参与缅甸皎漂港建设,以资本输出替代领土扩张。

现在,新加坡虽然失去领土,但好东西它也受不住。不过自从地理后,靠着在马六甲海峡出入口,这个绝佳的摊位上做生意也赚了不少钱。成为“亚洲四小龙”,虽然还是一天以“海洋国家”自居,展示自己有海军各种装备,比如潜艇、护卫舰,还要定期参与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两个地方丢失的也很难受。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