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的一个春日,湖北省黄安县喻家畈村的春色正浓,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聚集在道路两旁,准备迎接一位军区司令这样的大人物返乡探亲。
当这位军区司令出现时,人们热情地迎上前去,与他握手交谈。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人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不由分说地给了这位司令一记响亮的耳光,随后泪眼婆娑地说道:“你不是去学铁匠了吗?你让我受了多少欺骗!”这位老人究竟是谁?她为何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军区司令动手?
1930年,湖北黄安县喻家畈村的少年喻安良向父母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请求:“我打算离开家乡,去学一门手艺。”父母听闻此言,心中既感到欣慰也充满了忧虑。他们担心年幼的儿子独自在外的安全。于是,他们询问喻安良他想要学习什么手艺,以及他计划前往何方。喻安良回答说:“我打算去学习打铁,掌握一门手艺,这样将来就不会挨饿。”听到儿子的这番话,父母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们一边为他整理行装,一边将他送到村口,目送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乡间小路的尽头。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别将是长达23年的漫长等待,而喻安良所说的“去学打铁”实际是一个善意谎言,喻安良并没有去学习打铁,而是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革 命征程。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舞台。喻安良在家中或许显得平淡,但在参加了红军却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他仅仅在参军三天后,就在战斗中独自俘虏了三名敌人,并且缴获了包括一挺机枪、三支步枪、两把手枪和六箱子弹在内的战利品。因此,他所在的连队为了表彰他的勇敢行为,特别奖励了他一把二十响的驳壳枪。
不久之后,喻安良便入了党,并将自己的名字更改为贺健,寓意着庆祝和健康,。然而,远在家乡的母亲却对学习打铁的儿子满怀牵挂,她经常独自一人在村口,日复一日的眺望远方,盼望着儿子学成归来,但这样的等待持续了漫长的二十三年。
1931年,徐向前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重视并培养人才,因此将贺健调至自己身边担任警卫。1932年伊始,贺健作为徐帅的贴身警卫。在潢光战役期间冲锋在前,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贺健始终坚守岗位,保护徐帅,自己却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一次险象环生的战斗中,贺健机智地避开了敌人的射击,但随即他注意到一名敌军正准备向徐元帅投掷手榴弹。在这紧要关头,贺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徐帅的安全。因此,贺健也得到了组织的重用,短短几年内,他从一个普通战士迅速晋升为团政委。
为了进一步培养这位有潜力的红军干部,1936年,组织决定将贺健派往红军大学深造,他在那里学习非常刻苦,军事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抗日战争爆发后,贺健担任了军分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多次指挥部队成功抵御了日军和伪军的“扫荡”行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贺健先后担任了师长等职位,并参与了洛阳、开封、济南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的职务不断晋升,历任副军长、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副部长、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等多个重要职位。
岁月流转和平的曙光终于到来,新中国成立后,贺健的老母亲在家中始终牵挂着他,日日期盼着儿子的归来。但由于贺健工作繁忙,依旧未能抽出时间回家探亲。
直至1952年,贺健担任鲁中南军区司令员,他才得以抽出空档时间,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归途中,他心中充满了忐忑,不断猜想父母的现状,他们的身体是否安康?对于他来说,“近乡情更怯”的感受尤为深刻。离家二十多年,村庄依旧保持着他记忆中的模样。不久,他便抵达了家门口,在前来迎接的人群中,映入眼帘的是满头白发、年迈的母亲。
看到年迈的母亲,腰身已经因劳累而弯曲,却依然在田间劳作,贺健的眼眶湿润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当母亲含泪给了他一个耳光,他的泪水也终于夺眶而出。
母亲责问他,不是去学打铁了吗,怎么还是去参军了,让她牵挂了这么多年。这一巴掌也释放了母亲二十三年来蓄积在心中对儿子的无限思念。
贺健深感愧疚,母亲紧紧抱着他,痛哭着释放了这么多年的担忧和牵挂。在战争年代,有许多这样的母亲,她们默默地支持着儿子们的革 命事业,承担了一切,她们是最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