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单亲妈妈,是如何走上这条充满艰难的路的?
这个答案得从她年轻时的一段朴实无华的爱情说起。
徐珍琴来自安徽农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
那个年代,家里条件不好,读书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更别提她还能有多高的志向。
辍学后,她南下湖北武汉,选择进工地打工。
搬砖、拉水泥,这些又苦又累的活,她一干就是好几年。
在工地上,她认识了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陆某。
两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一来二去成了朋友,后来成了恋人,最后步入了婚姻。
婚后三年,徐珍琴怀孕了。
可随着肚子一天天大得超出寻常,他们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医生说她怀的是三胞胎。
这消息一开始听着挺新奇,但夫妻俩很快陷入了忧虑。
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要养三个孩子,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邻居听说后宽慰他们,孩子是福气,养大了还能养你们呢。
日子没得选,只能往前走。
2003年,徐珍琴生下了三个男孩,肩膀上的责任从此成了三倍。
丈夫骤逝,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她肩上孩子出生后,夫妻俩开始过上忙碌的生活。
陆某在工地拼命干活,几乎从不休息。
徐珍琴也没选择当全职妈妈,而是每天匆匆忙忙地喂孩子、做家务,再出门帮人打扫卫生。
两人一点点省下钱,勉强让三个儿子不缺吃穿。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至少有盼头。
可天有不测风云。
2005年,陆某在工地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检查出糖尿病和心脏病。
当时人还年轻,夫妻俩本想着尽全力治好。
为了请专家看病,徐珍琴甚至忍着羞涩向亲戚好友借了不少钱。
但没想到,疾病比他们想象的更无情,不到一年,陆某就离世了。
那一晚徐珍琴哭得说不出话,但第二天她擦干眼泪,继续背起生活的重担。
她没时间沉浸在悲伤里,因为家里的每一顿饭、每一分钱,都需要她去挣。
为了养家,她一天打三份工。
清晨5点起床,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后,就去菜市场帮人看摊;中午回家匆忙做饭,下午又赶去附近的小区做家政;到了晚上,她还会卤一锅卤味拿到街上卖,一直忙到半夜才睡。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
两个电话,打破了原本一丝平静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孩子渐渐长大。
尽管日子苦,但三个儿子从小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总能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拿到名次。
这让徐珍琴觉得,再苦也值了。
每次看到孩子带回家的奖状,她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心想着,熬几年,等孩子们有出息了,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但2016年的一天,这份短暂的平静被一个电话打破。
电话那头,一位司机告诉徐珍琴,她的小儿子陆文翛出车祸了,伤得很重。
当时的她正忙着干活,听到消息后,手里的活直接扔下,立马打车赶到医院。
弟弟伤得不轻,但她在病床边寸步不离地守着,终于等来了孩子平安恢复的转机。
然而好转没多久,同年里又一场意外接踵而至。
这一次,受伤的是她自己。
那天中午,她急着穿过马路去上班,却被一辆大货车撞倒,导致骨折。
医生说,“伤筋动骨100天”,她这三个月都没办法干活。
面对生活的停摆,徐珍琴心里着急,但三个儿子站了出来。
他们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大部分事,每天早晨给妈妈做饭,中午放学回来继续伺候,再忙学习也没一丝怨言。
这一段时间,徐珍琴心里踏实了不少——原来这些年,她的付出孩子们全看在眼里。
肩负家庭重负,他们用拼搏回应生活难题伤好后,徐珍琴又恢复了她忙碌的生活。
她给三个儿子立了个目标: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考大学。
为此,孩子们比以前更努力,每天拼命学习,为了节省时间连课间10分钟都用来看书。
几年后,他们的确用优秀的成绩回报了母亲。
更令人感动的是,三个孩子也从不让家里的气氛陷入低迷。
2019年,他们偷偷报了一个电视节目,为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让妈妈高兴”。
节目当天,徐珍琴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三个儿子凭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取得了第2名,台下掌声雷动,她却悄悄在暗处流泪。
她的眼泪里满是欣慰。
如今,徐珍琴的三个儿子已经长大,看着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他们都记得,这艰难的日子是妈妈一个人扛出来的。
母爱的力量,撑起一个家庭的未来有些人会觉得,苦难的生活是对人的惩罚,但徐珍琴却用行动证明,只要肯努力,再多变故也能撑过去。
她育儿的方式也让人动容:不娇惯,不抱怨,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影响了孩子们,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坚持和责任。
回头看,生活虽然给了这个家庭诸多考验,但也雕刻出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种感情很简单,却足以改变未来。
孩子们的懂事、努力,证明了母爱的伟大和教育的力量。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心里有对彼此最深的爱和感谢。
每个家庭的选择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爱和希望从来不是奢侈品,而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
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特别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