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5d831221f4c35d10def854a012ebee.jpg)
总台央视记者:据了解,第3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将于近日举行,发言人能否提供更多信息?中方对此会议有何期待?
郭嘉昆:经双方商定,第3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将于2月12日至14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将率团出席,并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东盟事务高官阿姆兰共同主持会议。
中国—东盟高官磋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外交部门的重要年度对话合作机制。中方希望通过本次磋商,推进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重要共识,就新形势下东亚合作深入沟通,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看法,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官网发布的信息,原设置于台湾岛东北部海域的浮标已不存在。日本政府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移除了浮标。日本政府的这种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属实,请说明中国这样做的原因及目的。
郭嘉昆: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目前,有关浮标已完成其在原站位作业任务。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中方有关单位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
中新社记者:2月10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发布专题报告,报告以“多极化”为主题,认为世界多极化势头日趋强劲,中国是多极秩序的主要支持者,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中国民众普遍相信多极化能带来和平与繁荣。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我们注意到有关报告。慕安会调查显示,国际社会对多极世界的认同上升。我们认为,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始终倡导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主张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公平正义,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坚定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畅通。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当今世界充满挑战,各国需要更紧密合作。中方愿同各方一道,顺应时代大势,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法新社记者: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各国应该在2025年2月前提交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没有按时提交。请问中国计划什么时候提交新一轮贡献目标?
郭嘉昆:昨天我已经回答了相关问题。我愿再次强调,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我们将按照自己的路径、方式和节奏确定不移地兑现已承诺的“双碳”目标。目前中方正在按照《巴黎协定》及首次全球盘点的要求,研究制定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将本着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基于自身国情能力和发展阶段,于今年适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周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