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记住,干架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所写,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一共13篇,共计6075个字,首先需要知道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两本书不一样的书,很多人都误认为是同一本,其实不然。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孙子兵法讲的是道,是规律,是战略,是底层的逻辑,主要是层面上的事情,而三十六计讲的是术,是方法,是战术,讲的是兵家诡道,讲的是具体,所以两者是有本质区别。
举个例子:孙子兵法考虑的是攻打哪个城池作为战略考虑,而三十六计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攻城,是强攻、火攻还是水攻等战术。
当一个人能够完全读懂孙子兵法,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对他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大概说一下里面的内容:
第一篇《始计篇》
评估自己几斤几两,打不过就不要打了,一定要“慎战”。否则好战必亡!
第二篇《作战篇》
评估双方实力后,觉得打得过,但是打不起,也不要打了,风险大,利润低的生意咱不干。
第三篇《谋攻篇》
打得过并且打得起,还是要考虑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能不用武力解决就不用武力,把损失降到最低,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
第四篇《军形篇》
你如果考虑清楚了,你就是要干,你决定一定要干,咱们也有实力可以去干,那行,还得再冷静冷静,咱们的目标确实是清晰的,但是还是得想清楚,我怎么干才是利益最大化。
毕竟有战争必然有损失!
第五篇《兵势篇》
既然要干,那咱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怎么样激励士气,怎样排兵布阵,需不需要搞偷袭等等都要想清楚,可不能看到自己实力强,就瞎喊口号:给我冲吧。
第六篇《虚实篇》
要干仗了,就要掌握主动权,被动永远要挨打,而主动权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例如通过分散集结或者包围迂回战术,造成我军人数以多胜少的局面。
第七篇《军争篇》
都开始干仗了,时间就是生命,迷惑敌人的同时,要用最快速度比敌人先赶到战场,在行军过程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不是最短,别傻乎乎的就一直往前跑,要懂得以迂为直,把不利于自己的条件变成有利,然后削他。
第八篇《九变篇》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不能一招鲜吃遍天,可不能像某位马大师一样,就会”接,化,发“吧。
第九篇《行军篇》
要干仗,就要因地制宜,充分的利用各种环境和地形进行观察,懂得如何安营扎寨,也要懂得观察敌情,不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第十篇《地形篇》
有6种基本的地形和相对应的战术要求,不会打仗没关系,死记硬背也行吧。
第十一篇《九地篇》
根据双方的形式和作战环境的要求来划分九种战术指导,根据不同环境,及时采取不同方案,要懂得变通。
第十二篇《火攻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擅长火攻,而火是个好东西,随时可以得到,运用得当能够扭转乾坤,要学会借助火来帮助自己打胜仗。
曹操:赤壁之战中,我差点被烧死。
刘备:我也是,夷陵之战中我也差点被烧死。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让你知道人性的险恶,知道资本家和老百姓的区别,那你就知道间谍的的重要性,想想当年廉颇老将军和李牧将军是如何被秦国用间谍打败的。
坚固的城池,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
孙子兵法教我们要懂战略、战术、战法,要充分分析双方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即使能够打赢,也要想清楚要不要打,要怎么打,而不是跟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
特别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放在现在,依然是科学真理。
对于孙子兵法,我也是略懂皮毛,请勿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