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叶插繁殖禁忌,阳台昼夜温差,七天出芽术,王炸升级方案

时光瘦了 2025-02-22 14:18:54

多肉叶插繁殖禁忌,阳台昼夜温差,七天出芽术,王炸升级方案

你是不是总觉得家里有点单调,想增添点生机勃勃的绿色?但又懒得花太多心思去打理那些娇艳的花朵?那就来试试多肉植物吧。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小巧玲珑那么简单,它们生命力顽强,养护起来也相对简单,简直是懒人的福音啊。

不过啊,很多人都说多肉的叶插繁殖可有讲究了,到底有哪些禁忌呢?比如说,你知道不是所有的多肉叶子都适合拿来做叶插繁殖吗?而且阳台的昼夜温差对这个繁殖的影响可也不容小觑。有人还说有个七天出芽术,这是真的假的?咱们一起好好唠唠这事儿。

先来说说那些失败的多肉叶插经历吧。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也迷上了多肉。在北方的一个小公寓阳台,满心欢喜地准备了各种品种的多肉叶子,准备大干一场。她按照网上教程,又是选叶,又是消毒花盆的,忙得不亦乐乎。可谁知道,一个月过去了,那些叶子有的干巴巴地趴在那里,毫无生机,有的虽然冒出了嫩绿的一点点,但就是不长新叶,也不长根。她特别纳闷,这跟网上那些几天就能成功的教程完全不一样啊,到底是为啥?

其实啊,这里面学问可多了。先从不同多肉品种说起吧。比如说法师系的多肉,像法师、玉扇这些,它们的叶片厚实,储存的养分多,相对来说叶插就比较好成活。可要是你拿景天科的胧月去做叶插,可能就得多费点心。胧月的叶子薄,水分蒸发快,稍微一个不小心,就脱水挂了。再说说十二卷系的玉露,它的叶插成活率就相对低一些,因为它的生长习性和其他多肉不太一样。

再说说这阳台的昼夜温差。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大佬分享,他在云南的一个地方,气候温和,昼夜温差比较大。他家的多肉叶插繁殖成功率就特别高,而且生长速度也快,有次七天就出芽了。这是为啥呢?原来啊,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营养少,这样积累下来的养分就多,能大大提高叶插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但在一些昼夜温差小的地方,比如海南,白天热晚上热,那就得多花心思了。比如一位海南网友就吐槽,他家的多肉叶插,一个月了还没什么动静。

那所谓的七天出芽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也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有一些技巧。其实不同品种的多肉叶插生长速度也有差别。像桃蛋这种比较常见且生命力旺盛的品种,就有可能在七天左右开始出芽。但你要是想让一些比较难养的品种也这样快,还真得有点小技巧。比如说土壤的选择,疏松透气透水性好是必须的。我自己曾经试过用普通的园土,结果那叶插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半天没动静。后来改用了泥炭土、珍珠岩混合的土,情况才好很多。

再来说说这个禁忌吧。好多人在做叶插的时候,喜欢把叶子插得太往土里,觉得埋得深才稳。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个邻居,在自家的小花园里摆了好多盆自己叶插的多肉。可那些叶子,很多都被埋了一大半,结果好多都烂掉了。正确的做法是,把多肉叶子平放在土面上,让叶柄有一点点埋进去土就行,大概也就是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吧。还有浇水也不能太勤,好多新手觉得多水多养分,就三天两头地浇,结果叶子直接就烂掉了。

不同地域的多肉叶插也有不同。北方一些地区,像北京,冬天比较冷,你叶插的时候就得注意保暖。之前有个北京的网友说,冬天在室内叶插多肉,虽然温度还可以,但特别干,导致叶子老是干裂,出芽也很慢。而南方一些地区,像云南、广东,气候温和湿润,叶插的难度就相对小一些。比如有个广东的网友说,在自家阳台叶插,注意好光照和湿度,基本上成功率都很高。

从场景上来说,很多人喜欢在自家阳台叶插多肉。阳台光照好,能满足多肉对阳光的需求。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让阳光直射时间过长,不然叶子很容易晒伤。我之前就见过有人把多肉叶子直接放在朝南的阳台,在大中午的时候太阳一晒,叶子都发黄发黑了。在室内的花房其实也挺适合的,温度湿度可以自己控制。比如在网上看到一个上海网友在自家小花房里叶插,叶插效果特别好,就是空间小了点。

时间上,不是说随便哪个时候叶插都一样效果好。春天和秋天的温度比较适中,是叶插的好时候。像春天的四五月,早晚温差慢慢变大。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这个时候叶插熊童子,七天就长出了可爱的小芽,嫩绿嫩绿的。不过,要是你错过了这两个黄金时期,在夏天或者冬天叶插也不是完全不行,只是需要更精心的照顾。比如在夏天,得给它遮阴降温,冬天就得保暖保湿。

现在市场上,除了我们常见的景天科多肉,其实还有一些冷门又好看的多肉品种,比如肉叶莲和塔松。肉叶莲的叶片就像一片片的肉,小小的,超级可爱。它比较适合在气候温和的地方叶插,生长的时候也比较好打理。塔松的话,植株比较小巧玲珑,像个小松树一样。但它的生长速度相对比较慢,叶插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有玉扇,叶片肥厚,叶插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水分,但又不能积水,不然就烂根了。

除了这些冷门品种,还一些比较奇特的叶插技巧。有次我在一个绿植论坛上看到,有人用打孔器把大叶片打成好多圆形或者方形的片状,然后放在一起叶插,说这样发芽会更均匀。我虽然觉得挺新奇的,但还没尝试过。不过这也说明,对于叶插,大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

另外,叶插之后的管理也很重要。比如光照管理,初期不能太强,等叶片长出小芽之后,就可以逐渐加一些光照。水分也不能太多,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就行。我朋友之前就是叶插的时候太着急,等叶插苗长出来一点就疯狂浇水施肥,结果苗都挂了。

叶插虽然看似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不同养护管理,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你有没有什么自己做过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叶插经历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