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年轻的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系进修时,曾经历过一场颇为有趣的交流。一个英国留学生向他借笔记,钱学森婉转地提醒他:“我们的英语都不好,还是借美国同学的笔记吧。”这位留学生却毫不在意地回答:“我们英国人有自豪感,我之所以向你借笔记,是因为我认输了。”多年后,钱学森感慨道:“那时候,中国人的名气是很硬的!”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揭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钱学森,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始终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引领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他曾在陈赓问及中国是否能研发导弹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搞?”这种自信与骨气,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科技工作者。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2022年12月30日,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这一天恰好是钱学森诞辰111周年的纪念日。神舟十五号的成功犹如穿越时空,与钱学森的梦想产生了奇妙的交汇。早在1395年,钱学森就曾畅想“星际航行”,如今,这一科技幻想已逐渐成为现实。而在距离地球2.23亿公里的小行星上,赫赫有名的“钱学森星”也在见证着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
随着中国航天的发展,钱学森的远见卓识不仅体现在航天领域,还深深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多个科技领域。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势如破竹,逐渐从“自行车王国”转型为汽车强国,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钱学森的前瞻性建议。1987年,钱学森在访问英国和联邦德国时,深刻意识到中国未来将步入汽车时代。面对中国对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跳过传统的燃油车,直接研发新能源汽车。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钱学森致信党中央,重申这一建议,强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他的推动下,电动汽车的研发项目被纳入“八五”计划,成为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开启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
钱学森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同样体现在他对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关注上。早在1980年代初,他便注意到了这一新兴技术,并将其翻译为“灵境”。在给同事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灵境这个词很有中国味,VR技术是一场革命,重要性不亚于语言和文字。”他对未来办公自动化的构想,早在1997年便已初见雏形,预示着科技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芯片产业发展的重大挑战。自1955年回国后,钱学森一直致力于国防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90年代,他在信中明确表示:“集成电路是一项尖端技术,中国的芯片不能过度依赖进口,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这一警告至今仍在响起,提醒我们必须重视自主研发。
在钱学森的回忆中,他总是痛心于中国在80年代错失发展芯片产业的机会。他严厉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造不如买”论调,呼吁国家应当坚持独立自主的技术路线。他在信中发问:“英国人能完成的,中国人就不能完成吗?”这一反思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召唤。
在科技创新方面,钱学森提出了三条重要建议。首先,他呼吁推广“两弹一星”的模式,强调国家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的统筹协调。其次,他认为在对外开放与交流中应保持警觉,确保国家安全。他指出,在尖端技术领域,绝不能轻易对外公开,以免泄露国家机密。最后,他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应培养既忠诚于国家又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在一次病重的探访中,钱学森对温总理忧心忡忡地说:“中国没有发展起来,源于国内大学办学模式不行,缺乏科技创新型人才。”这一切的呼吁与探索,体现了他对国家科技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钱学森的前瞻性建议与坚定信念,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速崛起,正是他当年洞察与信念的延续。
这封信被转发给了北汽研究所,96年制造了第一台电动轿车,被王渔夫先生在1999年购买
钱学森讲的新能源绝对不是简单的电车,应该是新的能源,至少应该是新的发电技术。
钱老我们心中永远的神
龙族大祭司,名不虚传[点赞]
好漂亮的字啊,很震撼那个年代就如此优秀的中国字[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关键是电池属于新能源吗?
战略上的神,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
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国竹简上也说,必须搞新能源汽车才是中国要办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