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

返本归真 2022-02-15 21:12:12

元宵节快乐

古时元宵节是民间的一大节日,也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节日。过年闹元宵关键在“闹”字。只有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真正意义的春节。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中记载,正月十五晚上,长安城内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放禁,任凭人们上街观灯。豪门贵族车马喧昂,歌舞声色,通宵达旦。街市上市民欢歌笑语,熙熙嚷嚷,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正是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到了现代,除了传统的看花灯、放爆竹、吃元宵之外,我们还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电视上的元宵晚会,全国各地更是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令节日气氛更加祥和喜庆。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