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曾狄曾 2024-03-05 23:35:15

#2024春节档#

01

看《飞驰人生2》,曾先森的直观感受,是不及格。

走出影院之后,我思考了一下,还是觉得这是一部烂片。

电影的尴尬之处,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方说,台词。

“张弛,你这是跪着,谁能站着赚?”

“从它的气质上,你能发现我们车队什么特点?穷!”

“你们这些东西,都是垃圾!”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恐惧!”

“记住这种感觉。”

在这部影片里出现的台词,就是这么“似曾相识”。

也就是说,韩寒现在连以往电影里的金句都省了,直接改编了我们在华语电影里经常听过的经典台词,都懒得自己想了。

而我们都知道,他可是作家啊,作家拍电影最讲究的不就是文本和台词吗?

还记得,韩寒的导演处女作电影《后会有期》吗?

他告诉我们的是,“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分利弊。”

还记得《乘风破浪》吗?

他告诉我们的是,“男人至死是少年,赤心不改真英雄。”

这些即便有些鸡汤味,但足以振奋人心的瞬间,这些鼓舞士气的激情或者说抖机灵,在这部电影里荡然无存。

这是这部电影给曾先森带来的,最直观的第一处尴尬,连台词都写得不用心。

02

再说回类型,

其实这部《飞驰人生2》,可以对标两部香港电影。

同样是体育电影,同样是喜剧,同样是以落魄的运动员战胜自己迎来胜利的标准套路写法,《飞驰人生2》的喜剧幽默程度可以对标的是《少林足球》,

励志燃情程度可以对标的是《烈火战车》。

可惜的是,韩寒导演的这部新作比起前两者都差远了。

差在哪里,首先从创意、剧本,甚至桥段设计上,《飞驰人生2》就很平庸,基本复制了一遍《飞驰人生》。

同样在讲通过努力所以成功,经过苦难获得结果,穿越困境迎接黎明,走过失败得到荣誉。

但是,故事即便比起那部并不完美的前作,仍旧差距很大。

前半段,用开心麻花演员们的舞台式表演来做喜剧效果,和前作很像,但已经没有惊喜。

最尴尬的事情是,作为男主角的沈腾的幽默,还是三板斧式的慢台词,干瞪眼,靠节奏拿捏,他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真还不如他今年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来得起劲呢。

毕竟小品时长短,舞台现挂,对他夸张的肢体和声量极大的发声,都是放大器,是混响,是加分项。

而到了大屏幕,他的大开大合的肢体,他粗犷直接的声音,却未必是最合适的表演,但那种身体里的惯性动作,已经让他越来越套路化了。

另外,影片后半部分让很多人觉得惊艳甚至感动的赛车过程,其实是摄影师的功劳,是导演兼赛车手韩寒的本职工作,并不值得表扬。

看这部电影,我们重新回顾《少林足球》,就能发现,后者有多好。

《少林足球》的幽默发力点,并不完全依赖演员,而在于“笑中带泪”,同样是努力拼搏,同样是搞笑和滑稽,周星驰的厉害在于他让演员们难堪的时候,观众会笑,他的主人公们经历了人生的难关,体育的残酷后,知道了苦中作乐,懂得了团结一心,明白了比赛最终是为了战胜自我。

而《飞驰人生2》里,并没有这些真正能打动到曾先森的东西,哪怕是沈腾饰演的张弛那次不甘心的发怒,也只是浅尝即止。

作为导演的韩寒也在桥段的设计上,有好几处复刻前作的痕迹。

比如唱《海阔天空》时,不标准广东话产生的所谓笑果。一个站在晚霞之中面带笑容回应,一个站在冰冷的钢架楼梯上冷笑,同一首歌接唱与不接,似乎也有偷懒的痕迹。

03

少年作家出身的韩寒,早不写书了。

他是专业赛车手,是很会赚钱的人,

他再也不怼人了,他以前还会骂烂片,

现在自己当导演就更不会了。

他身上没有了锐气,不再义愤填膺,不再热血沸腾,

不再怼天怼地,不再是意见领袖。

他知道名气和赚钱同等重要,他甚至会觉得自己,是整个华语电影圈里最会拍赛车电影的导演,因为他本身就是赛车手。

这种盲目自信,其实是一种不自信。

看演员阵容,

如今内地的喜剧演员沈腾票房最高,那就让他做男主角,

如今最火的流量明星是歌手出身的范丞丞,那让他加盟电影。

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就明白,不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就一定能拍好这个职业的电影的。

好的电影是情感的催化剂,

好的喜剧电影是有清晰的内核诉求,

有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作为导演和赛车手的韩寒,这一次真的没有一样做到。

0 阅读:0

曾狄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