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没出息,可能是妈妈的这几个习惯在作祟!

清风柔笺 2025-02-23 17:39:55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孩子不成才,多半是妈妈的问题”?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这并不是要怪罪所有的母亲,而是想提醒大家,妈妈的一些行为习惯,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成长。

别再骂了!

你的话是刀子!

还记得作家樊登分享过的一段经历吗?

在机场等行李时,他亲眼看到一位母亲教育女儿。

女儿只是小声地说了些什么,母亲就开始抱怨:“你说话能不能大点声?

声音像蚊子叫似的!

算了吧,我不想听你说话了!

”女儿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沉默不语。

更让人震惊的是,过了一会儿,这位母亲竟然指着女儿的鼻子大骂:“你怎么笨得像头猪似的?

这么简单的考试才考了98分,你丢不丢人?

”甚至还推了女儿一把。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贬低、责骂和批评中长大的?

也许父母觉得这是“为孩子好”,但实际上,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刀子,深深地刺伤了孩子的心。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脆弱,遇到困难时更容易退缩。

《正面管教》里说得好:“最正确的教育,就是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价值观、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孩子。

”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积极的鼓励,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成长。

妈妈的坏情绪,毁掉孩子一生!

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有一类女人,似乎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只要她们与哪一户人家发生了亲密关系,那户人家便会蓬荜生辉,大人孩子的心情也会好起来。

”这句话说明了母亲的心态对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如果一个母亲总是积极乐观,那么她就能成为孩子最好的导师。

但如果她总是悲观消极,那么她带给孩子的可能就是一场噩梦。

就像小说《奥利芙·基特里奇》中的母亲,尖酸刻薄、悲观消极,总是抱怨不断,对什么都看不惯。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童年过得非常糟糕,长大后也难以认同自己,无法处理好与伴侣的关系,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

母亲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

一个心态消极悲观的母亲,带给孩子只有自卑、不被重视、不被爱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一辈子。

所以,为了孩子,妈妈们一定要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为你好”?

毁掉孩子的借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的一切。

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她的母亲总是未经同意就翻看她的日记和抽屉;她想和同学出去玩,母亲也要跟着;母亲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和她说话,不跟她商量,也不询问她的看法。

在母亲眼里,除了“为你好”,就是事无巨细地管教,而且还必须按照她喜欢的方式。

只要她稍有不满意,最后的结果都是“你错了”。

长大后,这个网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敢做任何事情,总是害怕做错,更害怕让母亲知道。

这样的“爱”,真的是爱吗?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底线、没有分寸的管教,它不会让孩子茁壮成长,只会让他们变得畏手畏脚,难以有所成就。

心理学家说:“现实生活中,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意识上觉得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做的却是确保孩子处在废物状态下乖乖受控。

”越是没有底线的控制孩子,等他们长大后,独立性越差,依赖性越强,感知幸福的能力越低。

这样的孩子除了会变成巨婴,往往也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更不要说承担责任了。

好妈妈,是孩子的光!

真正的爱,是放手,是引导,是陪伴。

聪明的母亲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不会没底线地管教孩子,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走向独立,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家张怡筠说:“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与自由。

所以,妈妈们,请记住,你的情绪、你的言行、你的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与其抱怨孩子不成器,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让自己成为一个心态好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断修炼自己、稳定心态,和孩子一起迎接最美好的未来!

因为,好妈妈,才是孩子生命中最温暖的光。

1 阅读:87

清风柔笺

简介:借一缕清风,在柔软的信笺上书写情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