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时间能回到15年前,说实话,真让人难以想象,电动汽车竟然能火成那样,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
2010年的时候,我刚踏入社会,还是个啥都不懂的新手。那时候,我心里头就琢磨着,要是能买辆摩托车开开那该多好啊。
我现在的经济状况,就连买个电瓶车都得琢磨着选辆二手的。
在这种不太大的城市里,一般只有那些在公司里挑大梁的人,才会琢磨着买辆车。
年轻人虽然对汽车很了解,但手头紧,买不起。他们确实有那个鉴赏力,可就是囊中羞涩。
没钱买,不代表不能聊,公司里那帮小伙子,一凑到一起,最爱聊的就是车子。
大家纠结的事儿,其实就那么几样。两厢小车灵活实用,还是三厢大车看着气派?选日本韩国车图个省油,还是欧美车更让人安心安全?
我们平时没怎么留意国产车,新能源汽车就更别提了。
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事儿。
真的一点也不夸大其词。
2010年,咱们国家造了1826万辆汽车,这可是连着两年拿了世界冠军,排在全球第一啦。
在轿车这块儿,咱们自己的牌子卖出去了293.3万辆,这数字占轿车一共卖出的949.43万辆里的三成多,具体来说就是30.89%。
说真的,这款家用小车的销售成绩真的很抢眼,它比日系车多卖了8个百分点。
说到咱们国家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它们在市场上的份额真的挺少的,就只有0.07%!
你知道吗,说到那个纯电动车,就是那个新能源的,不光是指那些纯电的小轿车哦,总数其实才0.72万辆,真的挺少的。
这个超级大的市场,有十多亿人呢,可纯电动汽车才7200辆,想找一辆看看,真是太难了。
这种时候,你提起来以后的汽车,说是靠充电就能跑,而且还能上高速公路呢。
我绝对不相信这事儿,不光是我,其他人也都不信。
那时候,咱们国家的汽车制造虽然自家的牌子越来越强,可还是得看国外车企的脸色。
表面上看,咱们的汽车工业挺热闹的,但实际上呢,别人大口吃肉,咱们就只能喝点汤水。
由于开始得太迟,人家早就在变速箱、发动机这些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技术上的难关,简直就像没法攻破的坚固防线。
要是你打算制造发动机或者变速箱,那可得注意了,得先付费才行。
不交专利费就想搞生产,那根本行不通。
因此,别埋怨我们知识面窄,那会儿,咱们的汽车产业真的给人一种得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感觉。
说实话,燃油车这行当,门槛可不低啊!
其实,没人规定非得按照老规矩来办事。
碰到那堵墙,以前咱们琢磨的是咋爬上去,可费劲了,而且墙还不乐意,老给咱们添堵,设置各种障碍。
现在行了,咱们不爬那围墙了,既然惹不起,咱就躲远点,直接从旁边绕过去算了。
到现在这个岁数,我已经从那个年轻小伙子变成了四十好几的中年大叔,汽车这行当也是大变样了。
电动汽车在竞赛中竟然实现了惊人反超。
电动车?这玩意儿以前也就只能在小时候玩的那些模型汽车里见到。
电动自行车开始火起来,其实是在城市不让骑摩托车之后。它就这么成了大家出行的新选择。
那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想到的电动化交通工具的极限,也就那样了。
要是实在弄不明白,也躲不过去,那就别费那劲了,引擎、变速装置,这些全都不考虑了。
现在行了,有了电池、电机还有电控系统,动力问题就搞定了。
剩下的部分,本来就是咱们擅长的领域。
一夜之间,那些外国牌子可傻眼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2024年,咱们国家一共造了3128.2万辆汽车,这已经是连续16年排在全球最前面了。
占据榜首已经够厉害了,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产量竟然还在往上涨,比去年多了3.7%。
在汽车领域,以前咱们总把日本和美国当成学习的榜样。
现在,咱们自己就能搞定全球三分之一的产量,把那两个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而现在,那些咱们以前看不起的电动车咋样了?
一整年下来,汽车造了1288.8万辆,比上一年多了34.4%。可要是单看全部汽车的产量增长,那就只有3.7%了。
很明显,新能源车势头正猛,而燃油车则在走下坡路,两者的发展趋势有点像是此消彼长,基本打了个平手。
就这么悄悄地,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涨到了汽车总产量里的41.2%了。
看来啊,传统的油车还是挺牛的,对吧?
要说15年前,那新能源汽车,算上混合动力车,总共也就1.28万辆,这数字跟现在比起来,连个小零头都算不上。
去年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竟然达到了全球总数的七成!
哎,等一下,我得先缓缓,吸口冷气镇定一下!
病得迷迷糊糊时突然惊醒,猛地坐起,发现那些曾经的列强,竟然就藏在我自己心里!
你还记得以前那些日子不?
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还是抱着很大的偏见。不少人看新能源汽车就是不顺眼。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但还是有很多人对它持有负面看法。他们可能觉得新能源汽车不如传统燃油车来得靠谱,或者觉得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太高,不划算。总之,就是对新能源汽车抱着一种抵触和不满的态度。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它环保、节能,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一定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和认可。所以,我们应该放下对新能源汽车的偏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它。
电动车充电速度太慢了,跟加油比起来,简直慢了不止一点点,这要上高速可咋整啊!
这事儿不靠谱,有放射性危险,还容易自己烧起来,跟油车比起来,碰撞安全性可差远了!
电池价格高还不经用,换新的太不划算了!
现在啊,你会发现周围开新能源车的朋友真是越来越多了,而那些还在买燃油车的人,反而会被人调侃,感觉就像是在1949年快解放时还跑去加入国民党军队一样,有点不合时宜了。
我表弟真的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以前根本看不上新能源汽车,总觉得它们根本配不上“新能源”的名头,说白了不就是电动车嘛。
他坚决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考虑买电动车,这就是他的原则。
春节还没到,他手头就多了笔丰厚的年终奖。于是,他决定换辆车,结果他选了辆以前自己根本看不起的电动车。
他老是向我们炫耀他的电动车有多实用,中午能开着空调打个盹,露营时还能接上小冰箱和电风扇,上高速还能启用智能驾驶,既轻松又便捷。
让我这种平时开油车的人,心里真不是滋味!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说不定五年后,都不用等十年,还会不会有人去买燃油车呢?
要是大伙儿都开上了新能源汽车,那事儿就来了,谁来掏这个养路费呢?
大家都知道,在2009年以前,开车上路得交一笔叫做养路费的钱。
说到底,不论是普通的国家公路还是高速路,要建好还得保养,那都得花上一大笔钱。
那时候,养路费是依据车子来收的,简单说,就是看你的车有多重,然后每个月交一次费。
比如说,一辆两吨重的车子,每个月的养路费差不多要三百八十块左右,这只是个大概的数。
可问题来了,这种收费模式本身就有缺陷。
有的车,一年到头,天天都在路上奔波不停;而有的车呢,一个月里头,也就出门溜达那么两三次。
统一标准的缴费方式,实在不太公平。
因此,后来我们进行了调整,决定通过燃油税的方式来筹集原本的路费。
说白了,就是把原本要单独交的养路费加到了燃油税里面。这样,你每次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养路费的钱也就一并支付了,省得再单独去交。
这个优势很明显,就是车开得多,油就用得多,相应要交的养路费也就水涨船高。
说白了,就是“使用者付费”,这很公道嘛!
那时候压根儿没想到,居然有条鱼给漏了!
在2009年以前,电动车这东西可真少见!
谁能料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会变得如此流行呢?
这下真是棒了!
养路费现在是通过燃油附加税来征收的,但新能源汽车不用加油,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们不用交养路费了呢?确实,由于新能源汽车依靠电力而非燃油驱动,它们不直接参与到燃油附加税的缴纳中。这样一来,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那新能源汽车的养路费该怎么办?其实,虽然新能源汽车不加油,但它们依然需要在使用道路上行驶,享受道路资源,因此理论上也应该承担养路费。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养路费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和调整,以确保所有车辆都能公平地分担道路维护和建设费用。所以,尽管新能源汽车不交燃油附加税,但它们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缴纳养路费。
很多开油车的司机心里不平衡了,咱们都开车上路,为啥我就得交税,你却不用?
心胸开阔点,自己用过了好东西,那就大方分享出来!至于那些不需要分享的,那是人家的事儿,咱就不去瞎操心了。
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过五年或者十年,新能源汽车肯定会越来越多,燃油车可能就慢慢被淘汰了。到时候,养路的费用谁来承担呢?
不论啥车子,只要它开上了路,那就得交钱,对吧?
又或者,说不定直接就不用掏钱了,全免费,大家都高兴嘛!
你觉得会是哪种情况呢?
见过操心的,操这种心的小编却是第一个。想收你的费还怕没有办法吗?你想多了吧?
把工业垃圾说成110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