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前。当时,巴勒斯坦地区是由英国托管的一个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当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寻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这引发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根据第181号决议,1948年有两个国家应该在一块领土上建国,一个叫以色列,一个叫巴勒斯坦。以色列很快就宣布建国了,但巴勒斯坦不同意这份决议,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也不同意,导致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爆发的第一场战争。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驱逐出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从那时起,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一直持续不断。此后之后为了巴勒斯坦建国,阿拉伯国家跟以色列进行了4场中东战争,但是阿拉伯国家都失败了,结果导致不仅巴勒斯坦没有建国,以色列还把当时联合国决议划分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全部占领了。虽然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巴以双方在1995年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但是该协议并没有得到全面执行,巴以冲突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巴以冲突主要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领土争端:巴以冲突中的领土问题主要涉及巴勒斯坦领土和以色列领土之间的划分。根据联合国1947年通过的决议,巴勒斯坦被划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耶路撒冷则被划定为国际城市。然而,这个划分方案并没有得到双方的接受。
犹太人认为,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应该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阿拉伯人则认为,耶路撒冷是阿拉伯人的首都,应该归阿拉伯人所有。此外,巴勒斯坦领土还包括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等地,这些地区也存在着争议。巴勒斯坦人要求以色列归还1967年占领的领土,特别是东耶路撒冷地区。而以色列则认为这些领土是以色列的一部分,拒绝归还。
在巴以冲突中,领土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关键之一。多次和平谈判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了长期的冲突和紧张局势。目前,巴勒斯坦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而以色列则控制着耶路撒冷周边地区和戈兰高地。
难民问题: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巴勒斯坦难民要求以色列赔偿他们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并要求以色列允许他们返回家园。然而,以色列拒绝承认巴勒斯坦难民的权利,拒绝赔偿他们的损失。
因巴以冲突而被迫离开家园、寻求庇护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但主要是巴勒斯坦人。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导致了大量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近790万巴勒斯坦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其中大部分在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生活。这些难民面临着被驱逐、贫困、失业、安全问题等多种挑战。他们的生活条件往往十分艰苦,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源和医疗保障。
巴以冲突中的难民问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呼吁。多次和平谈判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了难民问题的持续存在和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促进巴以双方达成和平协议,为难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和解决方案。
宗教争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因此耶路撒冷的主权问题也是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宗教争端最集中表现在阿克萨清真寺问题,阿克萨清真寺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争议焦点。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它位于耶路撒冷旧城的东部,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问题主要涉及到以色列对耶路撒冷旧城的占领和对阿克萨清真寺的管理权。
在巴以冲突中,阿克萨清真寺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意义。对于以色列来说,阿克萨清真寺是犹太教的圣殿遗址,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因此,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的管理权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宗教尊严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巴勒斯坦来说,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民族和宗教地位。因此,巴勒斯坦要求国际社会承认阿克萨清真寺的主权归属,并将其归还给巴勒斯坦。
在巴以冲突中,阿克萨清真寺问题多次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例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阿克萨清真寺在内的东耶路撒冷地区。此后,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和扩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此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曾多次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夺取阿克萨清真寺,但均未成功。
为了解决阿克萨清真寺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方式。1967年,联合国通过了第242号决议,呼吁以色列从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退,并呼吁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然而,由于双方在领土、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和平谈判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天战况基本情况10月7日,处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突然发动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20分钟内超过5,000枚火箭弹和导弹以超饱和攻击模式突破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突然袭击以色列,哈马斯武装人员同时从陆海空同时攻入以色列南部地区,根据社交媒体视频显示,武装人员炸毁隔离墙、铁丝网后进入以色列卡点进行清缴,通过单兵或双人动力伞通过空中突入以色列边境据点,海上也通过多点渗透进行有效袭扰,互联网上显示冲突发生后,已有数量不详的以色列士兵被俘虏,作为战俘被拉回加沙地带。
而以色列方面除了崩溃的“铁穹”防空系统,还有慌乱逃离受袭击区域的以色列民众,很显然如此大规模的袭击活动肯定是提前有组织的,但以色列之前引以为傲的情报系统貌似在这次突袭前毫无作为,但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向对方空袭予以还击,并发出“战争状态警报"。内塔尼亚胡7日发布声明说,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以色列国防军已正式发起针对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的军事行动,并命名为“铁剑”。以军已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并同时按照以色列基本法第40条采取了重大军事措施,以军正在征召数十万预备役军人为“最终对加沙地带进行地面反击做好准备”,这是过去数十年来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征召活动。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等多家以色列媒体8日报道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6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370人死亡、2200人受伤。
几个没想到长期遭受制裁的巴勒斯坦武装受困于加沙地带,多年来的局部冲突给国际社会的印象就是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不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能力,但这一次突袭,让很多国际局势分析人士大跌眼镜。
20分钟内打出去5000+的火箭弹和导弹,以超饱和攻击模式彻底干废掉号称世界第一的“铁穹”防空系统。
行动谋划周密,海陆空三维空间同时展开攻击、渗透,充分发挥不对称优势,以散兵游勇+轻武器的方式把以色列正规军+重装武器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充分吸取了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无人机精准投下反坦克炸弹,炸毁了以色列王牌坦克。这在之前是几乎不可想象的。
以色列在这两天里的表现同样让人惊掉下巴。拉塌,拉塌,还是拉塌。
除了数目不详的被俘人员外,互联网上流传的最多可能就是疑似尼姆罗德·阿洛尼被带走的画面,而且画面显示,这位疑似被俘中将当时并未有任何军事装备在身,而是身穿T恤和短裤。将军尚且如此,普通士兵将是如何状态?
有网络视频显示以色列正在通过卡车运输的方式从受冲突影响地区撤离战斗机。通过分析,这些战斗机很可能处于维修状态,为了以防万一落入对方手中才使用地面运输的方式进行撤离。而且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表明,一般处于严密防护的高价值武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受控了,显示严峻啊。
军队如此,情报机构的拉塌也同样让人吃惊。以色列拥有全球顶尖的间谍机构摩萨德(Mossad)。摩萨德是以色列的国家情报机构,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特拉维夫。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情报机构之一,以其高超的技术能力和全球性的情报收集网络而闻名于世 。在历次中东战争大显身手,出尽风头,但是在这次冲突爆发前,毫无预警,可以看出军队明显没有任何准备,情报工作彻底失败了。包括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和以色列议长在内的官员更将此事比作以色列的“珍珠港时刻”,明确的说“整个系统都瘫痪了”。
死结的巴以冲突为何现在突然升级目前看来,表面上,冲突突然升级的主要起因是犹太定居者近期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挑衅行动以及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杀害巴勒斯坦民众等原因。
但有分析认为,大的背景是沙特在美国的撮合下很有可能与以色列达成和解,如果沙特和以色列握手言和,那么巴勒斯坦问题将有可能被完全边缘化,这这一大背景下,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突然开展军事行动,并突破以往冲突结果,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冲突有持续升级的趋势,而在此情况下,中东各国将不得不选边站队,要么支持以色列,要么支持巴勒斯坦,沙特与以色列的和解也将遥遥无期。
放在国际局势大背景下,最近俄乌冲突已经进入长期化的新阶段,战场胶着状态持续,但双方拼武器,拼人员,拼财力,都已经显露出困局,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不断升级,俄罗斯也宣布了无限射程核动力导弹即将处于值班状态的信息,俄乌冲突又将面临一个冬季的困难时期,同样面临困难的还有美国和欧洲,美国国内政治角力导致政府关门风险尚无完全消除,给乌克兰拨款的问题也将成为党争焦点,而紧随美国之后的欧洲国家也是各有各的难处,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先不说还要怎么援助乌克兰,就连一直出大力的德国也不得不启动已经封存的燃煤发电厂,以确保国内民众能度过一个不太寒冷的冬天。
近期中东局势风云变幻,发生了很多标志性事件。10月6日,叙利亚北部,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目标,发动猛烈进攻,使得叙利亚局势再度激化。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残暴行为也激怒了伊朗,因为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伊朗作为盟友,向叙利亚派遣了大量军队与其并肩作战。10月5日,叙利亚中部,一军事学院举行毕业典礼,遭到无人机袭击,叙利亚官方的数据,已经近90人死亡。叙利亚北部,美军F-16战机击落了一架土耳其无人机。美国在叙利亚还在继续干着偷油的勾当,沙特和俄罗斯同时表示将延续自主石油减产,以维持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平衡……
按照以往以色列的表态和实际行动,预计接下来的几天,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将是接受一轮又一轮的轰炸,接下来的几天将很有可能有大量平民伤亡的情况出现。这次巴以冲突将如何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历史过程介绍的简明清晰,过程及背景分析的透彻。
乌克兰的司机为犹太人打光了斯拉夫人,以色列可以扩展到乌克兰了。
从以色列的军事构成要素来说,这并不是拉塌,其军事主力并不是平时值守的国防军,他们的职责是防御和顶住首轮进攻,48小时后组成的应召预备队才是军队中间力量。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任何和平只是一个笑话!
好评!精品!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顺着作者思路猜想接龙:情报Bug奇袭多点开花、撤退有序——说明巴方新鲜血液(可能有一批在X国军事学院学习经历)担当大任,老人则甘为伪装部队
英国托管的提法不合理,就是殖民。当时的联合国完全无视当地阿拉伯人的诉求是巴以冲突的主因,虽然程序上是“主民”的,但实际上当事方阿拉伯人和周边的阿拉伯亲戚们都不同意。如果按历史的说法,造成犹太人民苦难的是古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和纳粹,犹太人应该找他们才对。
怎么感觉?世界大战的开端啊!
支援他们一些钢管和化肥,帮助他们的民生嘛。
好文章,背景,历史,过程都写的很详细,给作者一个大大的好评!
标题选的就不错,不是标题党但是深入人心。内容也很详细,看过的人就知道冲突的前因后果了,加油
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不打仗,军火商怎么发财?搞武器研发的怎么挣钱?军工工人怎么养家糊口?
因为用了华为遥遥领先的手机,所以以色列情报部门就无法知晓了
再不来硬一下,国土就会全给温水煮青蛙全吞了
鸠占鹊巢引以为戒
美国打压华为不只是经济利益,情报渠道的瓦解才是致命打击
打,打他个翻天覆地。
哈马斯还是挺厉害的,打死以色列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了很多以色列的人质,一名以色列人质最多可以换一仟名巴勒斯坦人呀。
主要还是牵制北约以及米国。
写得很棒。好文章
凛冬将至
美国策划的第6次中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