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着,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充分肯定了王阳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立新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阳明思想流传千古,响彻中外,不仅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等人积极吸纳、从中受益,而且有着“日本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也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日本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为王阳明哲学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不过细看这些评语也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均是认可王阳明在精神世界、儒家学说、军事方面的卓著作用,对于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迅猛发展的科学、科技却无有所指。
理由自不必说,王阳明虽然在儒学方面有创新,但总体创新步伐迈得太少,仍旧紧紧追随圣人的步伐,轻视“治物”、重视“治人”,从而导致他的学说始终未能切中这个物质世界的要害,只能沦为一提振精神的“精神胜利法”罢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王阳明虽然被后世奉为高不可攀的圣人,但思想上的格局还是非常狭小,并没有突破孔孟围成的文化藩篱,而且思维上的从众、钻牛角尖现象十分明显:对孔孟的学说不曾有丝毫怀疑,而且还沿着圣人铺设的“治人”之路,义无反顾地走入到了“心外无物”的死胡同中。
典型的例证就是举世闻名的“阳明格竹”事件。
这事发生在王阳明为学初期,因为大老粗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意外得了天下之后,便如别的开国皇帝一样思考起了一个重大但又不切实际的问题:如何使得明朝子孙能够万世为君。
作为“人治”社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就向“治人”方向发展,为了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周围的野心家停止“蠢蠢欲动”,造神、立圣是惯用的伎俩。造神已经在朱元璋登基之前就由刘伯温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立圣”了。
朱元璋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宋朝理学家朱熹就是最佳人选,而且他的“存天理、灭人欲”非常契合自己家族的理想。故而朱熹理学上升为“国学”,私塾老师常常会画重点:这个是必考题,历来的科举考试也是如此:都是将朱熹的一些言论拿过来让考生去“猜”。
王阳明最开始并不反对程朱理学,也追随了一段时间。他曾遍读朱熹的书籍,探讨“格物致知”的道理,结果虽然“睁大了双眼”,却“两眼空空”。
是自己的悟性不够吗?于是王阳明本着严谨求实的作风,决定实践一把,下定决心穷竹子之理。至此,举世闻名的“阳明格竹”横空出世了。据说王阳明格了七天七夜,人都累倒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至此,王阳明通过“实践”,证实了朱熹“格物致知”的荒谬性,并因此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心外无物”。
这里多说一句:理学虽然出自朱熹之手,但并非朱熹的原创。他跟王阳明一样,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主儿,只会沉沦于经典、揣摩经典,不敢逾越古人经典之半步。
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奉若至宝的经典是《大学》和《孟子》,而朱熹奉若经典的是《礼记》。“格物致知”并非出自朱熹之口。《礼记·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所以说王阳明若是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实际上是在否定《礼记·大学》,但是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分量,因为他提出了一句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否定《礼记·大学》这么重量级的书,如此说来,王阳明的胆儿是不是太肥了?
回到主题,王阳明通过“实践”,充分证明了“格物致知”的荒谬,为“心学”的全方位铺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问题又来了,站在今人的眼光,竹子作为有弹性、有色泽、有形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握在手里有硬度,看在眼里有辨识度,为何王阳明格了七天七夜,一无所获呢?这不得不引起世人的怀疑。
因为时间久远,又没有留下格物的文字记载,我们无从得知他到底怎么格的,但根据他后来提出的“心学”,我们能获知一二。
心学第一条“心外无物”认为: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出于虚寂状态。就如深山中的花朵,未被人看见,就与心同归于寂,一旦被人看见,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
用语言总结一下就是:人心是决定客观事物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心认同了(心动),客观事物就存在,而且还会表现出开心模样,反之心未认同(心不动),客观事物就死气沉沉、慢慢消散。当然心动不动,得有事物来反映,茫茫一片,心存活不了多久。
再用一句歌词来总结,那就是客观事物存在与否,得通过心的“让我欢喜让我忧”来体现。照此逻辑,我们大概能猜出“阳明格竹”的过程了,也能猜测出“格物致知”失败的奇葩理由了。
王阳明紧紧盯着竹子,摸了摸,再上下颠倒来看了又看,发现竹子还是之前的竹子,并没有任何的反应,既没有因为他的到来喜怒哀乐,也没有因为他的“颠倒摸看”而喋喋不休,而是如同失去生命力一样“死气沉沉”。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怎么会让他的心有所动呢?
他的心未动,自然竹子就与他此时的心一样“同归于寂”,自然他格物就什么也没得到。
我的猜测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他的祖父就是喜欢纵情山水的著名居士,据说祖父很爱竹子,盛赞竹子的品质高洁。受祖父影响,他也将竹子当人看,觉得自己的品质跟竹子还差一大截,只不过此番格竹,不知有没有让他对竹子失望?
所以说王阳明格竹七天七夜为何失败?理由想想很是奇葩,因为竹子未“让我欢喜让我忧”。
从《博物通书》看现代电磁学的中国起源  多情小宝 20-07-10 关注  1851年由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译述的《博物通书》是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也是电气、电子、通信、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 图1 《博物通书》封面注明年代:耶元1851年,西医士玛高温译述 “先轸”、“牛肉好吃”等网友认为,《博物通书》本系中国本土的科技著作,被传教士玛高温篡改为从西方向中国传播的科技著作。理由为:1、传教士玛高温是一个传教医生,怎么懂电磁学?2、《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标记不是西文字母,而是“甲、乙、丙、丁”等中国的天干地支。3、《博物通书》中图画上的人物为中国人模样和装束。4、耶元1831年11月,法拉第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电磁感应的实验结果,而《博物通书》著述为耶元1851年,从西方传到中国的速度太快,这也不符合西方技术封锁的特点。5、将电磁称为为“气”,正是中国传统对电磁的描述方式。 以上理由均很有价值,但尚未构成铁证。《博物通书》一共45页,除了宣扬宗教之外,纯为技术描述,若传教士有篡改,实难考证其内容的真正年代。所以本人找来《博物通书》一书详细揣摩,
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