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据上观新闻,全国政协委员、上交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关注到三级医疗体系的协同问题,建议加强引导,让不同医院功能更加清晰。
这个建议其实很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医院的诊疗能力也受到医疗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分级分科诊疗是趋势、也是必然。我在外面参加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时候,就有同仁问我,你们血管病专科医院每年接诊的都是血管病的患者吗?
我说是的,专门对付这类疾病,一个是会形成品牌效应,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病应该选择去哪里,一个是我们的医生团队大量接诊此类疾病,见的多,治的多,治疗起来也就得心应手,经验丰富。
我问他那边咋样,他回答第一个字就是:杂。
但这就是常态。
有的人觉得自己病了担心这个病情很特殊,万一耽搁了就麻烦了,想要去高等级医院看医生,也可以理解。
有的人其实症状简单,治疗起来也不复杂,但是在一些私人小诊所用偏方治疗后,反而搞得病情加重,最后觉得不得不去高等级医院看病,这也是人之常情。
还有的是受限于医疗条件,想选择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就医服务、就医技术,当然无可厚非。
更普遍的是大家都选择性熬着,熬着熬着就觉得自己很严重了,也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好的医疗单位,只知道市里这几个医院名字,便往这些医院挤。
举两个我接诊的下肢静脉曲张的例子。
第一位阿姨静脉曲张刚出现的时候并不在意,但时间久了,血管肿胀的特别明显,弯弯曲曲的像腿部里面进入了一条粗大的蚯蚓,看着怪渗人的,自己也不敢穿裙子。当地医院只能采取静脉曲张传统手术治疗,创伤有点大,就拖着不敢做。
后来在街上看到路边贴的小广告,说某某位置有位“名医”特别厉害,就带着老伴去了。然后那边用烧红的针一根、一根的扎进阿姨的血管内,就看到血汩汩的冒了出来,疼痛的不行,连着几天都走不动路,只能靠人背着。
第二位大叔是一位老烂腿患者,因为生活压力大所以迟迟拖着不去就医。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什么是老烂腿,就是静脉曲张发展到后期导致的皮肤溃烂,进而延伸到血肉,有的需要做截肢治疗。
大叔农忙时还在拖着伤口下田插秧,脱腿靴的时候痛的眼泪直流。
所以,下一步其实有必要提升社区医疗单位的诊疗能力,以及对基层医疗的信心。专科专治,专病专治,也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