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对外降服匈奴、乌桓

明史专家 2019-10-03 15:48:07

横槊赋诗的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文/何不饮酒读书

文章开头的诗句出自于曹操的《短歌行》。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后代打下了魏国的根基。而又文采斐然,好作诗,其诗气势雄壮磅礴,慷慨悲凉;所写的散文清峻整洁,时人称之为“建安风骨”的开创者;书法也写的不错,工于章草,后世人在《书断》中评其书法真迹为“妙品”,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但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国人的潜意识里,曹操就是一个奸诈小人的形象,那么真实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传统京剧里曹操戴着表示奸诈的白色面具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三国志》说他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因年代久远,也没有旁证,无从证实,暂且搁置这一说法。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父亲是曹嵩,是当时汉恒帝宠幸的宦官曹腾的养子。先说这曹腾,先后服侍过四任皇帝,最终被汉恒帝封为费亭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曹腾没有子嗣,就收了曹嵩为养子。曹嵩在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后,又被汉灵帝所宠信,在经过多番运作后,最终官至太尉。

由此看来,曹操似乎是官二代,而且是顶级官二代,毕竟他的太尉老爹,位列三公之首,曹操完全可以凭借着他爹的权势横着走的。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很可惜现实很残酷,因为他的祖父是宦官的缘故,在看重门第传承的古代人眼里,曹操的出身其实是很低贱的。即便曹操他爹做了太尉,在那些世家子弟眼里,仍然没摆脱“寒族”的帽子,属于下等阶层,与这些祖祖辈辈世袭爵位的“士族”是万万比不了的。也因此,少年时期的曹操十分积极进取,他广泛阅读经史典籍,更是喜欢看兵法类书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除此之外,他还很有音乐天赋,喜欢作诗,还习得一身好武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全能型人才。此时的曹操,心早已飞到那广阔的政治舞台上了。

机会来了,公元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荐为孝廉,并在不久后担任了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的都城,北部尉就是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这职位说大也不大,大致相当于公安分局局长的级别。而京都洛阳北部居住着大量的皇亲国戚,这些贵族子弟们依仗着祖辈权势,往往肆意作奸犯科、为非作歹,之前几任官员都不敢放手治理只能请求调往别处。这时候的曹操就显示出“治世之能臣”的端倪了,他命人造出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有敢违法乱纪的,用五色大棒打死。当时的大宦官蹇硕(和曹操祖父权势差不多)的叔父蹇图违就违反了禁令,在宵禁时间带刀出门,被曹操逮到,直接让人用五色棒处死。曹操的这一举动,当时就震慑了京城中的不法分子,犯罪事件几乎绝迹。这为曹操赢得了一部分民心,但也得罪了以蹇硕为首的权贵们。所幸因着曹操老爸曹嵩的关系,曹操没被明面上打击报复,但是也被调离京都洛阳,安排到了顿丘当了县令,级别是高了半级,但也远离了政治中心。

其后十年之间,曹操经历了受妹夫牵连被免职、回家乡闲居、又被朝廷任用为议郎等事件。在任职议郎期间,曹操有感于朝纲败坏,多次向汉灵帝上书直言忠良被害、奸贼当道的情形,言词虽然恳切,处处为国着想,但可惜汉灵帝很少采纳。这时候的曹操有感于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不禁有点失落。

到了公园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朝廷拜为骑都尉,随军讨伐黄巾军。在大破黄巾军后,因功劳卓越被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国的宰相),下属有十多个县。当时这些县里的官员们攀炎附势、鱼肉百姓,曹操仍然使用之前任职洛阳北部尉的做法,济南国的治安很快就好了很多。

四年后,汉灵帝忧心于最近叛乱频发,于是就在西园设立了八校尉,曹操因父辈祖辈的关系而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而八校尉之首就是上军校尉蹇硕——曹操的顶头上司。不管怎样,这也算是曹操第一次独立的掌握了一定的兵权。曹操的天下要来临了。

汉灵帝的驾崩是一个转折点,仅仅在设立八校尉一年后,汉灵帝就病死了。汉灵帝的病死,给了依附于汉灵帝的宦官集团一个沉重打击,大将军何进便想趁此机会诛灭了宦官集团。但何进没有得到他的妹妹何太后的支持,何进便召集京城外的军阀董卓进京来胁迫太后的同意。只是操之过急,事情泄露,被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先下手击杀了。然而引狼入室的何进虽然死了,这匹恶狼董卓却进了洛阳城。公元189年九月,董卓进洛阳城后,先把汉灵帝的儿子汉少帝废为弘农王,紧接着把汉灵帝的另一个儿子陈留王立为汉献帝,不久又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立为太师。董卓的进京是汉朝皇室的噩梦,自此皇帝已无实权,天下正式开始大乱。

这时的曹操自然是不愿与董卓之流搅在一起的,他毅然从洛阳回到陈留,善尽家财召集义兵讨伐董卓。第二年正月,各路义军在袁绍的带领下围攻董卓,董卓战败,退守长安城。此时的各路义军首领各怀鬼胎,不再肯同心协力讨伐董卓,联军就此解散。

在此期间青州的黄巾军得到了壮大,连兖州刺史刘岱都被杀死了。这时候曹操的贵人——济北相鲍信出现了,鲍信邀请曹操出任兖州牧(兖州一带的最高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省长)。曹操和鲍信两人合兵一处共抗黄巾军,交战中,鲍信为了救曹操而战死(后来曹操对鲍信的子嗣进行了封赏)。鲍信战死后,史书记载说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在运用了高超的兵法和不懈的苦战后,终于打败了黄巾军。并在当年年底,收服了黄巾军的降卒三十余万、黄巾军的家属百余万(史书记载青州黄巾军是主动投降的)。曹操在军民之中挑选了一部分精锐,组成了青州兵。

电视剧里指点江山的曹操

由此,曹操终于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支正规军,具备了问鼎天下的资本。那么接下来曹操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来逐鹿中原呢?笔者将在明日的文章里继续为诸位揭晓!

1 阅读:16

明史专家

简介:品读历史,热爱家人,做有温度有思想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