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甘井子是最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地方!住了30年离开后魂牵梦绕

凌爱国学 2024-06-10 18:38:47

坐着20路公交车,耳边响着哐当哐当的响声,30年多前,我第一次穿过了那个破败的桥洞,经过甘井子体育场,部队营房,就来到了消防队,那高高矗立的瞭望塔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发挥着警示火警的作用。这是我常常回忆起三十年前第一次看到老甘井子的场景。在这儿生活了三十多年,体会到老甘井子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

老甘井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萦绕心头。

老甘井子适合养老,是从它的地域性的“一桥隔断”说起。许多人进出老甘井子,都要经过那座百年的铁路桥洞。它的南边就是甘井子公园,登上新建设的跨街人工桥,就可以来到天下粮仓小区。

铁路桥洞以北就是甘井子体育场军营还有消防队,再往前就是轻工市场,早市,还有学校、饭店、农贸市场,住宅区。

老甘井子令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

这个铁路桥洞经历了百年沧桑巨变依然如故,发挥着它的作用。它有着“界碑”一样的作用,天然地把老甘井子与外界隔离开,使得老甘井子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甘井子公园是许多老人休闲的乐园。

这个铁路桥洞到底是何人所修?我没有从史料上看到相关记载,但大化公司的前身是1933年日本侵略者的企业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和满洲曹达株式会社毋庸置疑。它是当时的日本统治当局为扩大对中国盐业等资源的掠夺和发展军事工业而建设的。

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把大量物资运往外地,势必新建铁路。这个铁路桥洞大概率就是那个时代建设铁路的“附属品”。

这个铁路桥洞自从建立后,它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败退和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老甘井子里的许多居民都是有功之臣的后代。因为“大化”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这家日本企业在1947年改名为“大连化学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大型兵工生产联合企业——建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

“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就是从建新公司走出来的劳模

提前建新工厂可谓大名鼎鼎。在淮海战役里曾经立下大功。“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就是在这里革命奋斗,还有“党的好女儿”赵桂兰。

我多次采访“党的好女儿”赵桂兰。

1958年,该厂更名为“大连化工厂”,创下了19项全国化工行业之最,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摇篮”。

大连老甘井子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令人怀念。

老甘井子人杰地灵,孕育出了很多杰出人物。这里的居民们许多都是大化公司的退休工人,他们兢兢业业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在这里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只要走进20路公交车终点站附近的小广场,就会看到许多老人在这儿“扎堆”打扑克下象棋。他们一大早就过来,找到老对手,“对准了眼神”,放在马扎,就拉开架势“厮杀”。

他们会玩到中午时分才“休战”罢兵,各回各家吃饭,准备明天再战!

大连老甘井子有许多故事。

每当到了夜幕降临的傍晚,小广场上再次聚满人。傍晚第一批“晚练”的队伍是跳一种动作简单、整齐划一的舞蹈,有人传说它是从黑龙江佳木斯传入大连,起了一个诨名“僵尸舞”。我觉得这样的“舞蹈”只有几个固定动作,与翩翩起舞的舞蹈相差甚远,应该叫体操更恰当。

等这一波队伍过去,广场舞的大妈大叔接踵而来,粉墨登场。每个队伍都有一个黑色的大音箱,由队长用小推车拉来。每当音乐响起,队长和几个“骨干”总会站在最前面一排,这既是他们的荣耀,也显示了他们的舞蹈才艺,有一种莫名的荣誉感。

这样热闹的场景直到晚上9点钟才渐渐散去。每年只有6月7日、8日和9日高考三天才暂时休息。

大连老甘井子里有多所学校 。

老甘井子里的老人们快乐很多,坐在楼前就能唠嗑半天。楼前的花坛里一般都会侍弄一些花草、蔬菜和果树。

有的居民在花坛里种上葫芦,每到秋天,一个个葫芦挂满枝头,俨然像七个葫芦娃的动画片“走进大连”。有的居民在楼前楼后种上葡萄树,还搭上架子。到了秋季,架子上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十分诱人。有的居民种上了樱桃树等果树,到了收获季节,他们欢乐的笑声传遍了小区。

大连老甘井子趣事多。

民以食为天。大连老甘井子的农贸市场都挺红火,可谓供销两旺,熙熙攘攘。

在6路,20路公交车站的终点站附近的广场上,有两家超市“对峙”,一度竞争进入白热化。一家叫“地利”超市,一家是“新隆嘉超市”。

许多居民买菜的时候,都会到两家逛一逛,比较一下同一种蔬菜在不同市场价格上的区别,之后再选择最“物美价廉”的一家超市。

居民在做核酸采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你的心目中,“老甘井子”是什么样子的?欢迎留言交流 。

注:信息和照片来自于耳闻目睹及摄影 。(未完待续)

0 阅读:36

凌爱国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