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汽车巨头大众集团收到印度海关的一纸通知:因涉嫌少缴税款,大众被指控“逃税”14亿美元。
指控来源于大众通过CKD模式进口整车零部件,但未按照印度规定缴纳30%-35%的高额关税,而是申报为“单个零部件”,缴纳了5%-15%的关税差额。
大众表示“不背锅”,称自己遵守了全球和本地法律,完全是个“负责任的好企业”。
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用“税务牌”对外资企业“亮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印度的外资政策仿佛一本“吸引与收割指南”:先张开怀抱迎接外企进场,再熟练地套上税务枷锁狠狠割一波“韭菜”。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种套路似乎不分国籍,不论行业:只要是外资企业,印度都有可能“关门打狗”。从小米、vivo到三星、苹果,再到现在的大众,印度将这一政策逻辑贯彻得滴水不漏。
对于大众来说,这场风波或许早有伏笔。
今年5月,大众首席财务官曾公开表示,公司对印度市场非常看好,并计划与当地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他甚至认为,不应低估印度市场的潜力。
这番话刚说没几个月,大众便遭遇了这起税务危机。
大众的乐观态度,如今在14亿美元的罚单面前变得格外尴尬。印度市场真的是一片蓝海,还是一片暗藏涡流的陷阱?这可能是每个外资企业都在自问的问题。
事实上,印度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从全球视角来看,印度不仅人口基数庞大,且拥有全球最年轻的人口结构之一,这意味着印度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增长空间极为可观。
苹果、三星、富士康甚至大众这样的巨头纷纷试图在印度扎根,原因就在于这一市场潜在的“人口红利”。不仅如此,印度近年来还不断简化外资进入门槛,例如通过“全国一站式服务系统”简化审批流程、加速数字化改革等,让企业感到印度似乎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乐园”。
但外资企业一旦“入坑”,便发现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美好。
印度的政策表面看起来十分友好,实则充满陷阱。
一方面,印度以高额关税和严格的税务政策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将进口车或零部件的关税提高至30%-35%。另一方面,印度的政策环境变化无常,法规执行随意性极强。
就以这次大众事件为例,CKD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整车进口组装方式,但在印度,却因为其涉及高关税,被划归“灰色地带”。
这种模糊空间为印度开出巨额罚单提供了操作的余地,而外资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几乎无从招架。
大众的案例并非孤例,中国的科技企业在印度的经历同样触目惊心。
小米、vivo、OPPO曾经是印度手机市场的“霸主”,但近年来却接连因“逃税”或“资金违规”被罚。
小米的资产被冻结;vivo和OPPO遭遇数亿美元的罚款;华为和中兴更是被直接扫地出门。而三星、苹果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未能幸免。
三星先后因环境问题和税务纠纷被罚超过3亿美元,而苹果在2023年因新规被迫暂停了部分产品的进口。
可以说,印度对外资企业的“收割”从来不是选择性操作,而是无差别打击。
那么,印度为何频频对外资企业“亮剑”?
其背后动机并不难理解。
首先,印度的经济结构需要外资企业带来技术、资金和就业,但同时,印度政府又试图通过税务罚款和政策干预,把外资赚的钱牢牢留在印度境内。
其次,印度本土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要在政策上得到保护。罚款所得往往会成为扶持本土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例如,Reliance Jio等本土电信公司通过政策倾斜迅速崛起,而一些外资企业如Vodafone则因税务纠纷陷入破产危机。
此外,本土车企塔塔、玛鲁蒂铃木在与外资竞争中节节败退,印度政府通过打击外资来为本土品牌争取喘息空间。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以罚代管”模式真的能促进印度经济的长期发展吗?
以大众事件为例,尽管印度短期内通过罚款获得了巨额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外资企业的信任正在被一步步消耗。没有稳定的政策环境,没有合理的法律规则,外资企业很难对印度市场产生持续的信心。
中国的比亚迪和美国的特斯拉至今都对在印度建厂持观望态度,原因就在于政策风险太高。比亚迪等企业即便在印度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却不愿轻易进入,避免成为下一批“被收割的韭菜”。
这种“收割模式”还对印度本土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反噬。
与中国通过引入外资推动技术升级不同,印度多年来的政策重心更倾向于“吸金”而非“吸技”。这导致外资企业在印度市场的技术输出几乎停滞,而印度本土企业也未能借此实现真正的技术进步。
例如,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合资和技术引进建立了一批汽车制造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后期却因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而逐渐被市场淘汰。
即便是收购了大宇和路虎这样的国际品牌,印度的管理混乱和技术吸收能力不足仍让这些品牌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印度本土汽车市场的也是一团乱麻。
本土品牌塔塔和玛鲁蒂铃木尽管在入门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中高端市场上却完全被外资品牌压制。而印度汽车市场近年来的增长率也在逐渐放缓。
2024年6月,塔塔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7.8%,玛鲁蒂铃木的低端车型销量停滞不前。这说明印度本土汽车品牌的竞争力仍不足以应对外资的挑战,而依靠打击外资来保护本土品牌的策略,只会让市场变得更加被动。
归根结底,印度需要反思自己的外资政策。
短期内靠罚款获得财政收入固然见效,但如果长期以“割韭菜”的模式对待外资,印度市场的吸引力只会逐渐下降。
全球化经济时代,合作共赢才是主流,而印度这种“欢迎入坑,再来收割”的操作只会让外资企业变得更加谨慎。
大众的遭遇为其他外资企业敲响了警钟: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前,企业需要仔细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策略,否则可能在这片“蓝海”中触礁翻船。
印度能否摆脱短视的外资管理方式,将决定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未来地位。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大众的教训值得铭记。
在进入印度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做好了迎接风暴的准备?
小米不是在印度,给印度培养出手机制造产业了吗?
阿三: 我们持续不断的割资本主义的韭菜,你们想从阿三国赚我们的血汗钱,关门割。那个下一个
一身臭肉的莫迪,穷兵黩武的垃圾印度必将自取灭亡!
和猪没什么区别,养肥了再杀。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吃独食没前途
有大粪在就一定有苍蝇来,显示出印度政府相当聪明。
老百姓都知道印度是国际投资坟场,这些大企业ceo脑壳里装的是💩💩
印度可以啊。养肥了再宰
台独分子的企业都得乖乖重新滚回中国
好像是尼泊尔的一个官员说印度是巨蛆醒来会恶心整个世界,粪坑里的印度还没有醒来就已经恶心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