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杂谈08期:景迈山申遗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闪宏恺 2024-04-02 00:01:55

三个主题定期更新:古树村落、古树品鉴、古树杂谈!

前段时间,很多关于景迈山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刚开始是高兴,随着很多的茶商把这个作为卖茶工具以后,更多的是担心。

今天,老李和老宋也来一起喝茶,一起聊到了这个事情。特别想更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首先,先说一说我们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感受。有两个方面:

一、实至名归!

景迈山一直是我们特别喜欢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茶,还有它的云海,它的森林,它的民族,它的螃蟹脚等等。很多东西都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大自然的魅力与人文的精髓完美交融,是一个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方。

这些景象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这种感觉,需要你身临其境才能有,也只有身临其境,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才会真正明白人和大自然之间是需要保持边界,相互尊重的。

在景迈山申遗的评估标准中,有两个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3: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

标准4:申报遗产地是世居民族保护并合理利用山地和森林资源的典范。

这里面更多的是体系自然和人文的成分,跟茶和经济相关度都不高。

二、云南的硬件太好,软件太差!

其实像景迈山这样的地方,我觉得还有很多,至少,南糯山、哀牢山和高黎贡山都可以与之媲美。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都非常有特点。

只是我们没有真正懂得我们拥有的东西是多么的美好,在10多年前,还一味的以为少数民族是落后的象征。慢慢的我们才意识到,没有落后的文化,只有落后的科技。只是在大山深处的我们,没有经历工业时代的发展。但是,人与自然如何更好的相处,我看到的很多大山里的民族比我们做得更好。

这两个感受是我们对景迈山申遗成功的第一感觉,随着很多的茶商用这个点来提高景迈山茶的售价,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饮鸩止渴。我们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中。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只谈自然,不谈经济,不谈经营,这样太幼稚了。我们真正想谈的是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的区别。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都是短期经济,只看中眼前的收益,不考虑长远。只考虑单笔的订单,不考虑长期的收益。现在已经不是20年前了,供大于求,只要生产出来,就会有销量,大不了不断降价,压低利润,总会有人买单。现在的竞争环境早就是供大于求。那怎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的获得稳定的收益呢?这才是符合人与自然,长长久久的大道。

一、正确的对待景迈山的茶

我之前说过,景迈山、南糯山、千家寨等地方的古树,品质算是中等,旅游和人文算是上等。老天爷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给你,该是什么样的定位就是什么样的定位。不能因为景迈山申遗成功,就把这里的茶吹上天,卖高价,把客户伤了,谁还相信你这个招牌。再说,景迈山申遗成功还不全是因为这里的古树茶。移花接木的伎俩只会伤害这份荣誉。

二、多元化发展

如果农户只有茶,那产业单一带来的只有风险。人家老外看到了我们的优势,把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也该好好的琢磨琢磨,除了茶,还有啥?

前些年谈多元化发展就是扯淡,农村没有基础,也没有人才。现在不一样,你去看看我们的新农村,有一部分打工回来的农户,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些关注三农的学者,温铁军教授、朱有勇院士等等。

现在到农村的人,有见识,有文化,有政策,他们就像春天的种子,播撒在农村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慢慢编织多元化的梦了,多元化和多样性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多样性是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多元化是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让农民的收入不仅仅是第一产业。

将来农村的农户,不必都去种茶,他们可以是导游,引领游客在乡村的田野间穿行;他们可以是厨师,烹饪出家乡的美食;他们可以是作家,用文字描绘出乡村的生活;他们可以是摄影师,捕捉乡村的美好瞬间;他们还可以是民宿的老板,用他们的故事和热情款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当然,我的见识是有限的,我只是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怎么利用好这片土地,为大家牟得长长久久的利益,让大家在农村也可以很有尊严的活着,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吧。

三、学习和提升

基础建设交给国家,学术研究交给学者,我们要做的是多学习,多增加见识,在自己可控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多做尝试,多利用好家乡的资源。借助景迈山申遗的这个机遇,服务好更多走进大山的人,也把大山好的东西带给全国的朋友。

最后,跟两位好友还是泡了一泡景迈山大寨的古树,闭上眼睛,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片森林、那片云海,还有那些载歌载舞的笑声。

0 阅读:0

闪宏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