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匹马力?
这玩意儿能跑?
你敢信,这居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人民的“梦想之车”——ZAZ-965的动力!
说白了,这车就是个“移动棺材”,动力堪比“坦克的启动马达”,开起来那叫一个“刺激”。
咱先说说这车的来头。
那会儿苏联老百姓想买车?
难于上青天!
AZLK厂的莫斯科人轿车,贵得离谱,根本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于是,苏联政府大手一挥,进口了一批廉价欧洲车,嘿嘿,你懂的,山寨大法启动!
菲亚特600成了不幸的“受害者”,被苏联工程师们盯上了。
这仿制过程啊,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说抄吧,人家也真抄了,车身造型、总体布局,能省的都省了;说创新吧,这零件,那叫一个“廉价”,能用旧货就用旧货,恨不得把废品收购站都搬空了!
你说这工程师们也是人才,在有限的条件下,愣是造出了一款“神车”。
这车刚出来的时候,动力那叫一个“感人肺腑”。
先是用的是“乌拉尔”摩托车发动机,17匹马力,爬个坡都费劲!
你说这要是搁现在,这车估计连电动自行车都比不过。
后来,换成了MeMZ-965风冷四缸发动机,马力勉强提升到27匹,但依然弱不禁风,这动力,你品你细品。
这车设计上,那叫一个“别具一格”。
它采用的是风冷发动机,但机舱通风条件极差,散热全靠车身上几个小孔。
夏天一到,后排座位直接变成“火炉”,坐上去感觉像烤红薯。
冬天呢?
后排反而成了香饽饽,妥妥的“暖宝宝”!
前排乘客的体验也不咋地。
这车门,跟劳斯莱斯似的,是反向开启的,这锁扣经常坏,坏到车主们只能用绳子绑着。
你说这设计,也是没谁了!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
图样图森破!
这车还有个“绝活”,那就是——简单!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
只要你有一套工具,自己就能修!
这维修成本,那叫一个低!
这对于当时的苏联老百姓来说,绝对是福音啊!
1800卢布,就能拥有一辆汽车,这在当时,绝对是白菜价。
这车一上市,就火爆了,30多万苏联人,因为这车,圆了他们的汽车梦!
这车最终生产了322116辆,想想这数字,也真是够震撼的。
这ZAZ-965啊,它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的苏联社会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
它虽然简陋,毛病多多,但它也承载了一代人的梦想,成为苏联汽车工业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这车,你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它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充满矛盾和无奈的产物。
说实在的,这车的设计,充满了苏联工程师们的“智慧”,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满足民众需求。
也正因如此,这车才有了它独特的魅力,充满了故事,也充满了回忆。
不得不提一下这车的命名——“驼背扎波罗热”。
“驼背”是因为它的车身造型,而“扎波罗热”则是它生产地——乌克兰扎波罗热市的名字。
这个名字,朴实无华,却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款车的特色,以及它在苏联人民心中的地位。
这辆车,说它是“人民之车”也不为过,它虽然简陋,但它让无数苏联人,体会到了拥有汽车的喜悦,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它,就是一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