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9日,界首市砖集中学66届乙班10位女同学离校前合影留念(李素荣中排左1)
(一)2018年5月中旬,我受界首市作协邀请,参加部分作家到亮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采风。一场中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由于躲雨和等候远路的同志,我们便在行政村会议室里休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突然,我的手机呼叫声响起,急忙打开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便迅速离开会议室接听。只听到一位女孩激动的声音:“您是刘运德叔叔吗?”我说:“是,你是哪位?”她接着说:“我是您在砖集中学同班同学李素荣的女儿赵小平,刚刚在杨彩云阿姨家看到你们同学联谊会的《纪念册》,经她介绍,我见到了母亲与当年同学的合影照片,看到母亲的形象了,我太幸运了,太感谢您了!”我急忙说:“一张普通的照片,没什么可感谢的。”她答道:“刘叔叔,是这么回事,在我4岁时母亲就病故了,当时哥哥、姐姐也小,我们姊妹三人都记不得母亲的模样了。”我问:“你母亲没有留下照片吗?你爸爸该知道呀!”小赵答:“妈妈仅有的一张照片1975年发水时冲走了。我父亲也在10年前病故了。这些年来,我们每当看到爸爸的照片,同时想念妈妈。但是,由于不知道妈妈的容貌,只得苦苦思念……”我静静地听着赵小平电话中的介绍,这时,里面传来了她喜极而泣的声音,不禁心中一阵酸痛,热泪盈眶。立即劝道:“可怜的孩子,你们受苦了。《纪念册》中你妈的照片较小,看不清楚,我手机里有你妈清晰的照片,马上发给你。”我立即让赵小平加我微信,急忙打开手机中保存的李素荣与全班女同学合影原照发给她,并编辑放大了一张她妈清晰的头像也发了过去。赵小平接到我发的照片后,激动地哭着给我回了电话:“刘叔叔,我看清妈妈的容姿了,她真漂亮啊!”我高兴地回答:“是的,你妈是我们学校有名的校花,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你们姊妹应该为她骄傲、自豪!”赵小平大声答道:“是的,刘叔叔,谢谢你!我立马把照片发给哥哥、姐姐,让他们与我一起分享惊喜和快乐!”我也回答:“好的,祝贺你们姊妹三人得到妈妈以前的老照片,见到了妈妈的容颜,感受到了妈妈的风采和温暖。我要向全班、全校同学告知这个消息,让大家共同分享你们的幸福!并抽空看望你们姊妹三人,发动同学共同关爱你们。”接完电话,我被这突然到来的喜讯所震动,心潮如波浪翻滚,久久不能平静。室外的雨还在接连不断地下着,我默默坐在会议室内,认真地回想着最近由我牵头召开的砖集中学“老三届”离校50周年同学联谊会激动人心的情景,仔细地品味着《纪念册》中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强烈反响和惊喜插曲,甜蜜地分享着给那么多人带来的喜悦和欢乐,思想的翅膀不由自主地飞到了与李素荣共同求学的生活之中……
(二)砖集中学是界首市西南部的最高学府,占地100余亩,大门座南朝北,中间盖有两排十二栋红砖瓦房,南面一排六栋是教室,北面一排六栋为寝室,校园的南、西两部分是菜地、厕所,北面大门内西侧是大操场,东部盖有食堂和老师宿舍。整个学校座落有致,建设整齐有续,加上满院砖铺的道路和两边种植的水杉、垂柳、冬青,显得特别整洁、幽静和神秘。我们63级乙班是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和青春活力的集体,51位同学,有41位男生,10位女生,李素荣就是我们班女生的佼佼者。她中等身材,体型适中,短发分头,浓眉大眼,鼻子和嘴小巧玲珑;上身经常穿着红褂子,下身穿着蓝裤子,脖子时常系一条浅蓝色的方巾,显得成熟、美丽、大方,好象一朵娇艳欲滴的芙蓉花。更值得赞扬的是,她学习特别刻苦勤奋,各门功课成绩优异。同时尊纪守法,敬重老师,谦虚谨慎,团结同学。从来没有和同学吵过架甚至红过脸,是我们班有名的“三好学生”。
2016年3月26日,砖集中学66届乙班31位师生聚会,在校园大门外合影留念(作者前排右1)
我在班内年龄偏小,平时尊李素荣为大姐,学习的榜样。记得1964年元月份的一天,气候十分寒冷,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到教室外活动,而教室内只有李素荣一人没有出去。当响预备铃返回教室时,我远远看见李素荣仍然坐在课桌前埋头学习,在窗户反光的映衬下,仿佛是一座女神雕像,一丝不动。不禁使我万分惊讶,内心强烈震憾,自感惭愧和对她的敬意。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心象她那样刻苦学习,不让宝贵的青春浪费。经过半学期的勤奋努力,我的各门功课成绩明显进步。1964年10月,我参加了界首各中学挑选的优秀学生数学竞赛,竟以98分的成绩名列前茅,我深知这是李素荣同学影响、激励的结果,更对她敬佩之至。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老三届”同学全部回校复课闹革命。李素荣老实本分,没有参加派别活动。期间,我作为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牵头组织爱好文艺的同学、老师,排练了《沙家浜》《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红灯记》等革命样板戏,深入附近乡村为群众宣传演出。李素荣艺术方面不太突出,出演一些配角,毫无怨言。1968年3月,我和一部分同学报名参军。离校前,大家纷纷照相留念,李素荣和全班女同学合影,留下了一生中仅有的一张照片和容姿。从此,我们便分手各地,再未谋面。
(三)李秀荣回乡后,被招聘为大队小学民办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奉献青春。1969年10月,李素荣经亲戚介绍,与陶庙乡小赵庄的赤脚医生赵新民结婚,仍在该村小学教学。她用求学时期的拼命精神,投身教育和家庭事业,整天忙碌在校园、家中和田间地头,被乡亲们称赞为先进知青,多次被乡、市教育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人民教师。同时,她与赵新民恩爱相伴,先后生下三个孩子,生活甜蜜幸福。然而,长年的工作劳累和生活的沉重压力,使她的身体严重透支,不幸患了乳腺癌。但她仍然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从不在学校和家庭成员、亲朋中吭一声。由于耽误了治疗,直至1981年10月,终于撇下了亲爱的丈夫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依依不舍地闭上了那年轻、漂亮、美丽的眼睛。李素荣去世后,赵新民带着三个幼儿生活,吃尽了苦头。他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为人忠厚老实,医术精湛高超,服务热情周到,不分白天黑夜地为乡亲们看病,很少顾及家里和孩子们。平时姊妹三人由爷爷、奶奶帮助照看,但由于孩子太小不懂事,整天围着爷爷、奶奶哭喊:“妈妈去哪里了?我们想妈妈……”老人被逼无奈,只得哄骗孩子:“妈妈出远门了,很久才能回来”。孩子们不信,缠得他们整天咳声叹气,身心憔悴。尤其是孩子们生病时,得不到妈妈的关爱,最小的女儿小平日夜眼泪汪汪,扯着嗓子哭闹:“妈妈呀、妈妈,我要妈妈……”。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里,看到邻居家亲人团聚,其乐融融,小平姊妹三人想起了妈妈,无奈地相互依偎在一起,流泪对着门外低声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听到这悲怜的歌声,赵新民身为一个大男人,也禁不住失声痛哭,经常唠叨着:“素荣,你咋恁狠心,走得这么早,撇下俺爷几个真难过啊……”每当邻居们听到孩子们和赵新民的哭喊声,也都纷纷前来,一边陪他们流泪,一边劝他们节哀。有的为他们送些吃的、用的东西,补贴他们家的生活困难,表达亲邻们的同情之心和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意,对赵新民全家给予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增强了克服家庭困难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然而,正当孩子们需要亲人进一步关爱的时候,奶奶、爷爷于2000年前后不幸去世。照顾孩子们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其父赵新民的身上,工作、生活压力更大,受多年操劳影响,身体终于难以支撑,于2008年1月不幸患脑溢血,遗憾地撇下孩子们追随李素荣而去。在给爸爸下葬时,孩子们一齐跪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坟前悲痛欲绝,哭天呼地,撕心裂肺的喊道:“爸爸,你也和妈妈、爷爷、奶奶一样,咋都这么早撇下我们走了?妈妈,你起来看看我们啊!我们好想你呀……”乡亲们和亲戚朋友置身这凄惨的场景,无不深感同情悲伤,墓地内外哭声一片。他们共同流着眼泪,帮助孩子们埋葬了亲人;然后把孩子们送回家中,鼓励他们扬起生命的风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及亲邻们的爱护、帮助之下,他们象小草一样顽强拼命抗争,互相关爱照顾,艰难应对困难,不断茁壮成长。哥哥和姐姐像妈妈一样努力学习,先后考入大学,毕业后继承了妈妈的遗志,成为乡镇中、小学校教师。赵小平也通过专科学校培养,进入城内企业工作。他们先后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期望得到妈妈的一张照片,获得妈妈的长相容貌,是姊妹三人长年的迫切愿望。特别是赵小平,对妈妈的相貌没有一点印象,遇到年长的妇女就想像妈妈的样子,有时不由自主地看着面前的阿姨发呆,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多少次她在梦中惊喜地见到了妈妈的影子,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喊叫“妈妈”,但到了身边上去拥抱,却突然不见了妈妈的身影,醒来时枕头哭湿了一大片……10多年来,姊妹三人访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遗憾的是都没有妈妈相貌的照片。孩子们体会不到热切期望的母爱和快乐、幸福,心中如同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成为梦寐以求的奢望和心病,日子过得清淡如水,索然无味。
(四)我们“老三届”的同学离开砖集中学50年来,分散天南海北,从事不同的岗位和事业,很难相会。但由于我在家乡县城工作,下与在城乡生活的同学经常接触,上与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也有联系,并时有聚会。
2018年清明前夕,砖集中学100余位“老三届”同学参加联谊会,纪念离校50周年合影留念
2018年清明前夕,我和部分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联系和准备,在界首市宝蓝假日酒店,组织了砖集中学“老三届”纪念离校50周年同学联谊会。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也积极返乡,参加同学100余人,会议开的相当热烈、圆满、成功,即交流、加深了同学们相互的思念之情,又增强、凝聚了大家之间的深厚友谊。会后,很多同学给我发来了50年前离校时拍摄的照片,希望在联谊会《纪念册》中展现。为了不使同学们失望,我在《纪念册》中开辟了“珍贵记忆”专页,刊登了1968年3月9日李素荣与全班女同学的那张合影照片。但万万没想到,这张照片一直沁润着同学们50余年的深情厚谊,在大家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波澜;更令人惊喜的是,为李素荣的儿女实现找到已故妈妈容貌的愿望提供了难得的宝贵机遇,并引发了一段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李素荣女儿赵小平通过《纪念册》中的一张照片,找到妈妈影像的惊喜经历,很快在砖中“老三届”同学们之间传播,他们纷纷给我打来电话和发来微信,询问孩子们的情况,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当得知目前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建立自己的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后,心中都表示了特别的高兴和欢乐,充分体现了“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一家人”的真谛,深刻展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幸福生活和大家庭的温馨和谐。8月中旬的一天,我刚刚从上海女儿家返回界首,赵小平就带领哥哥、姐姐及其全家人员到我家来访,并带来他们PS的妈妈和爸爸影象的加彩合影照片。
赵小平为母亲李素荣(右)和父亲赵新民PS的加彩合影照片
看到50年前李素荣英姿飒爽的容貌,与赵新民并排站在一棵大树前,胳膊紧紧相依,敬爱如鬓,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我不禁佩服、感叹现代影像PS技术的先进。反复称赞道:“好,好!你们从小就失去了妈妈,现在终于见到了她的容颜,是你们姊妹三人的福报,你们的妈妈、爸爸也可以含笑九泉了!”赵小平激动地讲:“刘叔叔,我们今天能见到妈妈的容貌,都是您的精心安排和辛勤操作。不然,我们这一辈子可能永远见不到妈妈了。”赵小平的哥哥、姐姐也争着说:“是你给了我们全家人的幸福,真的太感谢您了!”我对他们客气道:“你们不要感谢我,是党的领导使我和你妈妈这一代人当年有了共同求学的机遇,是国家的进步使我们同学有了晚年相聚的环境,是社会科技的发展使你们能够与50年前妈妈照片相认的条件。你们应该感谢党和国家及社会!”孩子们一起回答:“刘叔叔,请您放心,我们会做一个好人,做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以慰妈妈、爸爸的在天之灵,不负您和同学对我们的关爱之情!”
2022年底,李素荣女儿赵小平(前排左1)与砖中“老三届”部分同学聚会合影(赵新民后排左5,李雪云前排左3,作者后排右1)
值得欣喜的是,2022年底,我们班同学赵新民、李雪云(女,全班女同学合影照片前排中)从外地返回界首省亲,我邀请李素荣女儿赵小平和他两人及10余位同学聚会,并戏称她与其父亲同名的赵新民和与母亲同姓的李雪云认干亲,进一步延续着同学和赵小平之间的浓浓亲情,深受三人的欢喜和同学们的支持,叫好声、鼓掌声、欢笑声在汉武大酒店上空久久飘荡!
作 者 简 介刘运德,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成员,南国文学社副主编,《青年文学家》南国文学会作家理事,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郦道元山水文学院”签约作家,《文笔精华》研究会特邀会员。先后有500余篇诗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其中80余篇获奖。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