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耕|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生动与深刻——卢小夫《在水一方》序

消费文化 2023-07-27 10:16:17
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生动与深刻

文/再耕

——卢小夫《在水一方》序

“无缘见面不相识,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世间的确如此,有些人天天见面,却一直是陌生人;而有的人接触不久,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我和南国文学社社长卢小夫先生就属于后面一种人际关系。在网络上认识,在微信上交流,坦诚相见,不长时间,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为何?爱好使然,个性使然,乡情使然。他娴熟地操弄多种文学体裁,我也曾写作过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电影文学剧本;他快人快语开门见山雷厉风行,我也有个又倔又犟的火爆脾气;他是正宗三湘才子,我也是“湖广填四川”闯入三峡的后代,祖籍湖南湘乡成家冲。鉴此,距离不是问题,年龄全无代沟,我们成了全天候携手前行的文友。受他委托,我不顾年老体衰,冒着重庆八月天的高温酷暑,欣然接受了为他的散文集作序的约请。说来也怪,思绪犹如清风,瞬间驱散了暑热;欣赏与咀嚼,胜似良药,顿时止住了疼痛。谢谢小夫,是他给我带来了忙碌中的快乐。

读小夫的散文,得静下心来,手握放大镜,架起显微镜。让放大镜放大所有的细节,还原生活的真实;让显微镜穿透社会的表象,透视皮肤下的血肉骨骼乃至灵魂。小夫的散文朴实无华,但很快会让你不知不觉置身其间,或是坐在家中,或是走在街头,身边或是亲人,或是邻居,或是朋友,或是同事。总之,时间就是当下,空间就是眼前。所有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有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其中的起伏跌宕,同样让人坐立不安心惊肉跳;其中的酸甜苦辣,时时刺激你满口唾沫的嗅觉。小夫的抒情文字情感真挚,似已参透了主人公的一思一想,字字珠玑,用诗化的语言破译爱情的密码;小夫的叙事描人的写法是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的,而非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他的记人、记事一个个的故事都似乎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似乎就在哪儿见过此人。人物对话是原汁原味的生活语言,加上他幽默风趣的叙述,让人有不读完一篇不痛快的感觉,读完之后又会让人陷入深思,每一个作品都是平常故事,但又都蕴藏着生活里不平常的哲理和思考。他的杂文语言精练,思想深刻,说理透彻,结构严密,冷隽辛辣,颇得鲁迅先生真传,如《我家的狗》让人读后好久思绪难平,要说是写某人吧,又没有具体到某个人,但生活中又确实不乏其人,让那些有此秉性的人看后定会后背发凉;他的记游散文纵横捭阖,语言优美诗化,情感真挚,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又恰如其分,让人读到既可欣赏旖旎风光,又能品读苍茫历史,如《在水一方》一万余字的大散文,没有半句拖泥带水、可有可无的废话,引经据典,让人一读三叹。散文集的书名叫《在水一方》,一共收录差不多六十篇作品,翻开散文集的《等死》《地下室里的爹娘》《挣扎的丈夫》《看葬期》《我娘还有一个儿子》《嫁娘》《王结巴看亲》《赊账》等,就跟看故事一样,让人不一口气读完即不罢休,读完后又让人联想起自己一生所见所遇的人事,陷入久久的深思。

小夫既是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这从他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手法就可见端倪,他还是一个大型文学社的掌舵人,既源源不断地创作出那么多精品力作,又要操心文学社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获得的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悠着点喔,来日方长,慢慢发力吧,千万别生病了,累垮了哟。文学社须臾离不开您,正在大搞文化建设的新时代需要您。这就是一个热爱文学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的老人的期盼与祝福。

2020 年 9 月 6 日 18:27 于重庆

【作者简介】再耕:本名成再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体育局原副厅级巡视员。重庆新诗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银河系》诗刊 原主编。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