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学帮某知名快餐店打工六个月了,他每个周末都准时到岗,赚取每小时18元的薪水。
而与他同班的李同学,这个暑假在某大银行实习,虽然每小时只拿到15元,但每天可以和各部门的主管们接触学习。
这两个选择,你更偏向哪个呢?
在大学生活中,实习和兼职都是许多同学会面对的选择题。
只不过各自的优缺点不是那么容易一眼看明白的。
这些选项背后藏着不同的未来可能性。
实习和兼职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先来说说实习。
实习是你跟专业挂钩的工作,通常你在一个公司实习,目的是积累行业经验,甚至有机会在毕业后拿到这家公司给的转正offer。
比如,学金融的去银行实习,学计算机的去大科技公司写代码。
这是一次机会,不仅能认识职场人士,还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
而兼职呢?
兼职更多是为了赚取零花钱,比如家教、奶茶店打工、帮别人发传单。
这类工作技能门槛低,但跟你未来的职业关联不大。
虽然说兼职也能锻炼你的沟通能力、责任感等软技能,但对于提高专业水平帮助不大。
曾读到《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中讲到:“职业资本不是随便做什么工作积累的,而是要先做功夫深耕行业。”这话说明了类似实习这样的工作经验对长远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大学生为何会常常选错?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既然实习这么好,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都会选错呢?
这其中啊,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
第一个误区是“兼职赚钱快,先干着再说”。
很多大学生看到兼职轻松赚钱快,比如去商场促销一天赚200块,看起来比实习划算多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只是一时的小钱。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里提到:“不要为了工资而工作,而要为技能和未来工作。”兼职赚的是即时的零花钱,实习赚的却是未来长远的职业发展机会。
第二个误区是“实习太累,不如在宿舍躺平”。
有些同学觉得实习要早起挤地铁、加班做报告,很累很麻烦,远不如在宿舍里躺着舒服。
但有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在校期间有高质量实习经历的学生,毕业起薪平均高出30%。
或许你现在的躺平,会用未来更低的薪资来买单。
获取高含金量实习的实用方法既然实习这么重要,那如何找到高含金量的实习呢?
这里有几个小诀窍分享给大家。
瞄准行业头部公司。
大厂的实习经历就像名校文凭,能够为你的简历镀金,即使工资低一点,甚至无薪,只要学到真本事就值得。
LinkedIn上有数据表明,80%的名企校招名额优先留给曾经的实习生。
所以,瞄准那些行业顶尖的公司吧。
再有,利用校友和教授资源。
很多实习机会不会公开招募,而是通过内推渠道。
《影响力》一书中提到:“人脉的本质是信任传递。”主动联系学长学姐或者教授,往往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要避开“打杂型”的实习。
有些实习生在公司只会整理文件、跑腿拿外卖,学不到东西。
面试时一定要问清楚工作内容,确保能接触到核心业务,真正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哪些情况下应该选择兼职?
那兼职真的毫无用处吗?
其实不然,在某些情况下,兼职还是值得考虑的。
比如,当你经济压力大,需要赚取生活费用的时候,兼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兼职时间灵活不耽误学业,能帮你减轻经济负担。
同时,做家教可以锻炼沟通能力,做活动策划可以提升组织能力,这些软技能也是未来职场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当你对未来职业方向不确定的时候,兼职也是一种探索兴趣的方式。
你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兼职了解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铺垫。
不过记住,再好的兼职也只是短期的,不该影响到你的学业和长远规划。
实习or兼职:关键在于合理平衡那么,如何在实习和兼职之间找到平衡呢?
这里有几点建议:
学业是底线。
再忙也不能挂科,挂科会影响毕业、保研甚至找工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重要的事情绝不能被紧急的事情挤掉。”所以,再忙也要保证学业不崩。
接着,可以利用寒暑假主攻实习,学期内适当兼职。
对于课业相对较轻的大三、大四,可以尝试学期内实习,低年级课业重,可以选择寒暑假集中实习,平时用兼职补充经验。
运用“二八法则”分配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把80%的精力给学业和高质量实习,20%给兼职或休闲。
巴菲特曾说过:“重要的不是你很忙,而是你在忙什么。”合理分配你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在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游刃有余。
结尾:实习和兼职的选择,本质上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收益”的抉择。
真正聪明的大学生,不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而牺牲未来的种种可能。
或许你今天多花一点心思选择对的实习岗位,不久的将来你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那么,你是选择现在赚200块,还是未来赚2万?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