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不读“húndùn”,原来竟一直读错了!那要咋读?

晓筠看文化生活 2024-12-04 19:00:46

文章最后有文化素养测验,要不要试试?

天气越来越冷了,每当临近冬季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上学时候巷子口那家老馄饨摊。

每次放学回家,那股子香气总是能把我勾过去,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总是笑眯眯地问:“小伙子,来一碗不?”

来上一碗,不管多么寒冷的天气,身上立马暖乎乎的,似乎人的精气神也马上就回来了。

那种温暖和满足感,到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怀念。

● 馄 hún,这个字没别的意思,它的用法就是“馄饨”,一种深受喜爱的传统小吃。

古文写作“餛飩”,是指一种用薄面片包裹馅料,煮熟后连汤一起吃的食物。

● 饨 tún,这个字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跟“馄”连用组成“馄饨”这种食物。

根据古代文献《方言》的记载,“饼”被称为“饨”,馄饨属于饼类食品,内含馅料,通常经过蒸煮后食用。

馄饨 hún tún ,“饨”也可读轻声。

我们的馄饨出海,有个英文名,叫:Wonton。

注意:馄饨hún tún跟混沌hùn dùn 要分清,长得挺像的,很容易搞混淆。

馄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美食。

馄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被称为“混沌”。据《齐民要术》记载,

汉代人用肉馅包裹在面皮中,烹饪后食用,这种食品被称为“混沌”。

古人因其未开七窍,视其如同封闭的包子,象征着开天辟地之前的宇宙,故用“混沌”来称呼。

后来根据造字法,以食物的偏旁替换掉三点水,便是“馄饨”了。

不同地区馄饨的称呼

不同地区的馄饨,在制作工艺、馅料和吃法上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喜欢煮着吃,有的则喜欢炸着吃。

云吞:主要在广东、福建地区使用,云吞的皮薄馅多,通常用猪肉、虾仁等作为馅料,常搭配清汤或炒制。

抄手:在四川地区,抄手的外形与馄饨相似,但通常会加入辣椒油或麻辣调料,味道更加辛辣。

扁食:在福建和台湾的一些地区,馄饨被称为扁食,通常是用薄面皮包裹的,馅料多样,常见的有猪肉和虾仁。

包面:湖北的“包面”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馅料选用五花肉剁成肉茸,有时会加入地米菜等蔬菜,制作出来的包面形状像元宝,寓意着吉祥和财富。

饺子:在一些地方,馄饨和水饺的界限模糊,在某些地方,馄饨也被称为饺子,但饺子通常是指去除汤的面食,馄饨则更强调汤水的搭配食用。

传说故事

关于馄饨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与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因厌倦山珍海味,不思饮食,西施为了讨好吴王,进厨房制作了一种新式点心,吴王品尝后觉得非常鲜美,询问这是何种点心,西施随口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另一个传说与汉朝时北方匈奴有关。相传在汉代,北方的匈奴频繁地侵扰边境,当地的居民生活不得安宁。在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位首领,为人凶狠残暴。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将肉馅包裹在面皮中,做成角状食品,取“浑”与“屯”的谐音,称之为“馄饨”,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古代,馄饨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食物,用于祭祀和祈祷,人们相信馄饨能驱邪避灾,带来好运。

馄饨不仅是美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馄饨在冬至这一天特别受欢迎,许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在南宋时,临安(今杭州)就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

特别在冬至这个节气里,馄饨备受青睐,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冬至快到了,记得吃哦!

文化素养测验:

你知道下边的成语吗?评论区见。

提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END

0 阅读:0

晓筠看文化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