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失去全部钢铁工业!昔日中国赶超的目标,还配当发达国家吗?

排头档案 2025-03-31 17:35:16

堂堂的老牌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凭借珍妮纺纱机而成为最早开启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人类史上第二个“日不落帝国”、殖民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曾笼罩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如今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顶着如此多光环的英国,现在“过得如何”了呢?得知真相后,或许不少人都会发出一声感叹和疑问:堂堂的大英帝国怎么把自己活成了这个样子?

英国曾是我们追赶的目标

据外媒报道,英国钢铁公司宣布计划关闭斯肯索普高炉,这是英国本土目前仅剩的处于运转状态下的炼钢炉。一旦该炉彻底停止使用,英国就将失去钢铁冶炼能力,其也将由此成为七国集团(G7)中,唯一无法自行生产钢铁的国家。怎么样?这像不像一个大大的“黑色幽默”?然而,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还真就成为了现实。

外媒的相关报道

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曾在一个时期内将英国视为努力追赶和超越的对象。那时的英国虽然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伤元气,不得不从“日不落帝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乃至被迫成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国家,但其好歹仍是西方阵营中妥妥的综合国力第二强之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不夸张地说,当年将英国定为追赶对象,对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难度和挑战极高的事情。

中国发达的钢铁工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更是为了建设国家并早日摘掉落后的帽子,新中国在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将发展钢铁工业排到了优先度极其靠前的位置上,不惜花费巨大的成本和代价,向苏联学习和引进了全套的钢铁工业技术和生产线。如今,作为实体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钢铁工业,在中国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呢?答案是中国每年的钢铁总产量,已达全球钢铁年产量的53%,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步上升之中。说白了就是,全球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钢铁年产量,都还没有我们一个国家高。

中国是不折不扣的“基建狂魔”

得益于此,中国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基建狂魔”,在基础建设、尤其是能源和交通领域“大杀四方”。不仅如此,机械、汽车、航空和船舶制造业,同样高度依赖发达的钢铁工业。而国防自主建设工作,更是绝无可能离开钢铁工业。从这个角度来说,钢铁工业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几十年来高速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之一,世人均看到了它无与伦比的价值和重要性。

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

然而在英国这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去工业化一路持续至今。其不惜逐步失去包括钢铁工业等实体制造业,从而一头扎向了看似“来钱快且多”的金融业和服务业,也确实曾维持过一段时间的“国家经济繁荣”。只不过,多届英国政府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无论是金融业还是服务业,它们都建立在一般生产这个基础之上,失去传统制造业后,金融业和服务业也将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击。

英国陆军仅剩25辆尚可作战的坦克

正因如此,一些有着发达的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国家、尤其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发达经济体,基本都不会大刀阔斧地与实体制造业“说拜拜”。只谈经济数字而不谈实体制造,早早晚晚会把自己玩到国家破产的地步。现在看来,此前诸多围绕英国的报道,也就有迹可循了,如“英国陆军尚能作战的坦克仅剩25辆,且该国考虑未来取消坦克这种装备”“英国皇家海军开始缺乏合格的潜艇用特种钢材来源”“英国的大口径炮弹产能难以提升”等等,其实都与实体制造业的消亡、尤其是在钢铁工业领域的“自我阉割”密不可分……

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国家

中国昔日的目标,如今已然成了一个快要连钢铁都冶炼不出来的三流国家。估计再过不久,那句著名的网络热梗,即“英国早晚会被开除出五常之列”,怕是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