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深处的钢铁巨龙再度引发国际博弈。沉寂两年的"北溪2号"管道突然传出惊人动向——美国财团正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展开秘密谈判,拟收购这条价值百亿欧元的能源动脉。
这场交易的幕后推手浮出水面: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商人罗季奥诺夫频繁往返莫斯科与纽约,为双方牵线搭桥。据知情人士透露,谈判核心在于将管道运营权转交美方,美国投资者可能通过离岸公司注资翻新设备,同时获得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特许权。
这项计划若成真,将改写全球能源版图。德国前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指出:"美俄这种合作模式在冷战结束后从未出现。"目前管道维护成本每月高达2000万欧元,俄方急于摆脱这个沉重包袱。而美方看中的是每年550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相当于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15%。
但技术障碍不容小觑。汉诺威机械检测公司报告显示,浸泡海底两年的管道内部已有微生物腐蚀迹象,重启需投入至少8亿欧元进行修复。更大的挑战来自地缘政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紧急召见美国驻乌大使,警告此举将严重削弱西方制裁联盟。
交易细节暗藏玄机。美方提出的"天然气转口贸易"模式,计划将俄气贴上美国标签销往欧洲,既能规避欧盟对俄能源禁令,又可维持对欧供气。这种"洗气"操作引发布鲁塞尔法律争议,欧盟能源专员西姆森表示正在审查相关法律漏洞。
柏林的反应耐人寻味。尽管绿党议员在议会猛烈抨击,但德国经济部私下已启动应急预案。知情官员透露,政府正在评估恢复供气对缓解德国制造业困境的可能性,特别是化工和汽车行业的能源成本有望降低30%。
这场世纪交易能否落地,或许取决于大西洋两岸的政治风向。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民主党议员正酝酿立法阻止"能源通俄门",而莫斯科交易所的卢布汇率已因传闻出现异动。深埋海底的"北溪2号",正成为检验美俄欧三角关系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