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举人抱一麻袋的馒头参加殿试,康熙说:你就是状元了

曼容过过 2024-06-22 14:17:09

从隋唐时期设立科举考试开始,通过科考选拔民间的人才,成为了几千年来最重要的选拔方式。

这样的方式虽然说不是绝对公平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寒门弟子实现了人生抱负。

而清代这个寒门学子,就抱着一袋装满了馒头的麻袋去参加考试,原本所有人不看好他,可康熙帝看到他后居然钦定他为状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寒门学子李蟠

李蟠出生在江苏徐州,他的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来到李蟠父亲时,家道中落,变得十分穷困。

虽然李蟠的家中穷困,但他的父亲却十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从小便对李蟠耳提面命,要他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可李蟠的父亲却因为一生壮志难酬,更无力给妻儿一个好的生活,一直都郁郁寡欢,最终早早的就病逝了。

失去父亲的李蟠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他时刻记着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说的:“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但是看着母亲一个人操劳家中大小事情,李蟠几度想要放弃读书,经商挣钱。

但李蟠的母亲却告诉他:“你的祖父曾经就是举人,而你的父亲也曾是国子监的生员,李家算是书香名邸。

你作为李家唯一的子嗣,一定要好好考取功名,因为只有考取功名,你才能实现你的抱负!”

而李蟠在听了母亲的劝诫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母亲的期待,不能辜负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每一分钱。于是,李蟠夜以继日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考取功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蟠最终考中了举人,顺利通过了乡试的李蟠,拥有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但李蟠犹豫了,因为从徐州走到京城,实在是太远了,他根本负担不起长途跋涉的费用。因此他不想到京城参加会试了。

他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如今考中举人,已经是朝廷官员了,我可以以举人的身份获得朝廷的任命,可以自由选择不必进京再次参加会试了……”

虽然李蟠这么说,但母亲知道,李蟠有本事也有能力在会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之所以不愿意参加会试,是因为家中太穷了……

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耽误了科考,于是她说:“孩子,你得去参加会试,或许还能连中三甲,考个状元回来呢!盘缠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我早就准备好了。”

原来,母亲看到李蟠如此刻苦的学习,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肯定能有出息,所以母亲没日没夜的干活,为她积攒了二十两银子,就是为了给李蟠做盘缠,进京赶考的。

听到母亲这么说,李蟠跪在地上向母亲磕头,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母亲的期待。其实,在李蟠考中举人放榜之后,就有很多富商来到李家,愿意出资资助李蟠进京赶考。

但李蟠心里清楚,这些人现在来讨好自己,就是知道将来就算自己无法中进士,也是朝廷的官员了。

现在巴结,以后必定少不了纠缠。李蟠不愿意做一个为钱而低头的人,也不愿意做一个见钱眼开的官员。

所以李蟠宁愿不进京考试,也不愿意接受富商们的资助。好在母亲省吃俭用攒了二十两,虽说不多,但李蟠走到京城是没问题了。

进京赶考

李蟠跪别了自己的母亲,便向京城出发了,山迢路远,他连马车都舍不得坐,全程都走着去。

一路上,李蟠都吃母亲为自己准备的干粮,喝山间的露水和溪流,就这样坚持着走到了京城。

来到京城以后,李蟠也被眼前的繁华所震惊,他才意识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可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考取功名的心。

因为李蟠的家中很穷,这一路上,他也见到了很多穷困的人,在寺庙中借宿的时候,遇到很多流浪的人无家可归,只能在破庙里暂避风雨。

赶考之路上所见到的一切,与此时此刻看到的京城的繁华对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就是真正的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李蟠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更多的穷苦之人,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为了省钱,长达五天的会试,李蟠都只舍得买馒头作为饭食。看着其他从各地而来的考生,有的人带着书童书吏,有的人提着精制的食盒准备了考试的美食。

可李蟠,却只能用一个麻袋,装着满满的馒头,就连一口咸菜都没有,就这样抱着麻袋就进入会试考场了。

有人在开考前对李蟠冷嘲热讽:“哪里来的山村土夫,一麻袋馊馒头,真丢人。”

可李蟠听到这些嘲讽的话,他也并没有放到心里去,一直在温习自己的书,只想要尽心尽力的考出一个好成绩。

就这样,长达五天的考试,李蟠全都是就着馒头,一笔一划完成的。

监考的考官自然也注意到了李蟠,别的人都没有他那样一丝不苟的态度,而带着馒头进来考试,被别人嘲笑了,居然也能够不卑不亢的应对,考官对他十分看好。

在考试结束以后,考官还特地对李蟠说:“你的表现不错,希望阅卷之后能够在殿试上见到你。”

得到了考官的肯定,李蟠激动得觉都睡不着。在等待会试成绩的日子里,李蟠便在接头支了摊子,为百姓们写信写字,挣几文钱就全部都攒着。

晚上的时候,他就住在城郊的城隍寺中,在僧人敲钟念佛的声音里,继续读书。

终于,会试的成绩放榜了,李蟠果然高中,并且在会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当年春闱的会元,并且顺利取得了殿试的机会!

康熙庭前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作为主考官进行的,主要是由皇帝出一道考试题目,看所有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真正的学识能力。

能够参与殿试的考生,都是在春闱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其中既有寒门出身的学子,也有从小接受世家大族系统教育出身的世家子弟。

不管是谁,能够进入殿试,都是十分重视这场考试的,大家都认认真真的沐浴更衣,想要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可李蟠却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简单的梳洗一番,就穿着自己日常穿的布衣前去参加殿试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李蟠麻袋里的馒头还没有吃完,而他又不放心将馒头随便放在外面,毕竟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母亲辛辛苦苦才能挣来的。

于是李蟠就神经大条一般的将这些馒头带着身上,一同进入皇宫,参加殿试了。其他人都十分奇怪,李蟠怕是脑子不好使,不然怎么会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带着一麻袋馒头呢。

可李蟠也不解释,反正礼官检查过馒头没有问题,也允许他带着,他便自顾自的抱着馒头,站在殿前等候传讯。

殿试的题目就是问,如何能够将天下装进口袋中。这个问题让所有考生都冥思苦想,正当大家都在考虑如何作答的时候,李蟠向康熙拱手。

康熙看到李蟠脚边的麻袋,又看他衣着简朴,上面还有补丁,便明白这个考生家中条件并不是很好。

不过康熙并没有什么偏见,等待着李蟠的作答。李蟠不紧不慢的回答道:“陛下,臣所携带的麻袋里,正是这个天下!”

众人被李蟠的回答惊呆了,有人出声呵斥道:“哪里来的狂妄之辈,竟敢说麻袋里便是天下!”

的确,李蟠这个回答实在是大逆不道,皇帝坐在前面,他居然敢说麻袋里就是皇帝的天下。可康熙却并没有生气,问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蟠说:“陛下,天下百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饱饭,臣袋子里装的是馒头,五谷杂粮皆出于黄天厚土,又供养世间百姓,这不是天下,那何为天下呢?”

听到这一番回答,康熙龙颜大悦,高兴的说道:“你心系百姓,心思敏捷,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啊。状元郎,你叫什么名字?”

康熙直接称李蟠为状元郎,言下之意就是表示,李蟠的殿试通过了,康熙钦定他为此次殿试的状元!

一时之间李蟠也惊住了,还是旁边一位考官提醒他,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向康熙磕头,“回陛下,臣名叫李蟠。”

就这样,李蟠居然靠着这一麻袋馒头误打误撞的成为了状元。

不过,事实上,李蟠的成功并不是这袋馒头的功劳,而是因为他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并且博学多才,饱读诗书,才能够在这场殿试上脱颖而出。

此后,李蟠因为被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进士第一名,而被授官为翰林院修撰,他以状元的身份报答了母亲的恩情,也实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