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古代名人喝茶都是这样的!

好茶就喝骏眉 2024-09-24 02:09:00

古人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刻板、严肃的。不过在课本以外的世界,古人跟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露几个关于茶的古代趣事!

1、关于换酒

吴国的第四代君王孙皓,嗜酒成瘾,每每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

但他唯独对博学多闻的韦曜十分宽容,此人深得孙皓器重,却实在不胜酒力。因此孙皓为了不让韦曜出糗,每当见他喝不下时,就秘密派人将他的酒换成茶。ps:你看这个韦曜,像不像开水换白酒的你!

而这“密赐茶荈以代酒”,便是“以茶代酒”最早的出处了。

故事来源:《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2、功能饮料

从前有个敦煌人单道开,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人们发现他每日喝的有松、桂、蜜香气,原来他喝的是茶苏而已。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混合调剂出的饮料。

故事来源:陆羽《茶经七之事》引用《艺术传》记载

3、关于吐槽

晋人王濛,官至司徒长史,极爱饮茶。

这本没什么,但此人不但自己喝还非要拉着别人一起喝。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

据悉,宋朝之前的茶,并非清茶,人们习惯在茶汤里面放一些葱、姜、蒜、香油及各种调料,熬煮而成。(这么看来大家不爱喝也是正常的)

因此,每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并常常私下吐槽:又要遭水难了!

故事来源:《世说新语》

4、职场关系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大人们巡茶上贡已是常态。宣和二年,朝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此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因此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到各地搜集名茶,后侄子发现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将“朱草”拿来,让自己儿子去进贡。于是,其子也加官进爵。

待儿子荣归故里,老郑便大办宴席。宴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了句“一门侥幸”,因“朱草”功劳被夺愤愤不平的侄子听后,对了一句“千里埋怨”。ps:他侄子名字叫千里。

此时坊间更有人讥讽道:“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故事来源:《苕溪渔隐丛话》

5、关于高人

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赵州寺院修行,有僧人慕名而来,拜见于他。

禅师问:“你可曾来过此地啊?”,僧人答:“来过”,禅师说:“吃茶去”。后禅师又问了僧人这个问题,僧人答“不曾来过”,禅师仍说“吃茶去”。

院内主事疑惑,为何这到过说吃茶去,没到过也说吃茶去?禅师听闻召唤了院主,亦对他说“吃茶去”。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因此“吃茶去”极易流传,成为佛教界的一句禅林法语,又称“赵州法语”。此“机锋语”在日本、韩国等地亦有流传。1982年,日本京都清水寺百八老僧大西良庆长老在送给赵朴初的一个木制茶盘上,就刻有“吃茶去”的法语。ps:当你不明白他人的意图时,未必是他瞎说,也可能是你悟性不够。

故事来源:《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