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曾经读过贺铸的一句宋词,“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其中所表达的寓意非常丰厚。虽然写的是荷花,但实际上咏叹的是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早年间孤傲自诩,看不惯这世间的一切,后来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沦落世间就如同秋风中的枯荷一般,所以才写下的那句经典诗词。
但那还不是贺铸最经典之作。贺铸《青玉案》中句云:“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江岸如烟的青草,随风飘荡的柳花,江南梅熟时的连阴雨来比喻闲愁纷繁,成为绝唱。而贺铸也因为此得名,被称为“贺梅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就是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写于作者的老年时期。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抒发词人心中的愁绪万千。整个上片侧重于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但目送、芳尘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怀才不遇;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更是借助外在的景色,“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
整首宋词的意境都很美,而且对于词人心中之愁的抒发更是精美。“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看到美人,但是却不知她走向何处。猜测有可能去的所有场景,“月桥花院,琐窗朱户”,皆有可能,但是唯独春风才知道她的去处。
“试问闲情都几许?”直观地表达出他内心的怅惘,最后更是借助外界的景色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若问我内心的愁绪有几何?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这三句宋词用13个字,用的是一系列的比喻,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把心中无可捉摸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凸显出词人宋词创作的别出心裁。也正因为这一份精巧,贺铸才得名“贺梅子”,在文学史上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