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梦破灭后,莫迪欲拆除对华贸易高墙,共抗美国压力?

顶楼得小邹 2025-03-29 15:53:35

印象里,印度这些年一直在大力推行“印度制造”,想减少对外部、特别是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同时在国际上似乎也和美国走得更近。

信息来源:《“印度打算放宽对华贸易和投资限制,向美国发出信号以对冲关税压力”》,观察者网,2025年3月25日。

但最近,印度总理莫迪可能正在考虑调整策略,甚至可能要放宽之前对中国设置的一些贸易壁垒。更有甚者,还有说法认为,印度和中国可能会在应对来自美国的某些压力方面,找到一些共同立场,甚至有所“联手”。

这听起来跟过去几年的趋势不太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印度放宽对华经贸限制,发生了什么?

最近有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中印边境局势,稳下来了。这对于两国关系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

要知道,过去因为边境问题,双方在外交、安全乃至经济贸易投资这些领域的合作,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现在,这个主要的疙瘩似乎正在解开,合作的空间看起来也更大了。

有迹象显示,印度方面对中国的戒备心态,似乎也在悄然转变。比如,最近就有印度官员透露消息,说莫迪政府正考虑逐步放宽先前针对中国贸易和投资设置的一些限制措施。这些之前加设的门槛,看来正在被重新评估。

老实说,印度现在释放出这样的缓和信号,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有些意外。毕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都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不仅在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设置了不少障碍,让经济合作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甚至为了维护自身在南亚的影响力,还曾对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合作进行干预。这些做法,给中印关系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如今,印度主动考虑放宽限制,似乎显示出一种新的姿态,或许是基于更现实的考量。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印度之前也曾尝试过一些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做法,希望能借此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但现实情况是,这条路并不好走。对中国的限制,不仅可能让印度错失了潜在的合作机遇,有时甚至还可能被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反而没捞到多少实际好处。

近期,印度政府停止了部分经济刺激措施的决定,也被外界广泛视为其“印度制造”计划遭遇瓶颈的一个信号。

这一系列挑战,或许让新德里方面更加冷静地认识到,单凭自身力量或完全依赖西方支持,要实现印度工业的快速振兴挑战重重。在这种背景下,与中国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似乎成了一条值得认真考虑的路径。

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口头上支持印度,但往往带有地缘政治的算计,希望将印度作为制衡中国的力量。而中国则持续倡导开放合作,愿意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各国共同发展,寻求互利共赢。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中国近期单方面对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公民试行了免签政策,这也被外界看作是中方释放善意、推动交流的一个姿态。现实也表明,即便印度与美国关系走近,也并未因此获得美国在关税等方面的特殊优待。

这些都从侧面印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可能才是更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选择。印度态度的微妙变化,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

印度悄悄松绑,风向变了!

无论是总理莫迪还是其他高官,在公开讲话里,都或多或少透出想跟中国缓和关系、加强合作的意思。

更实在的信号是,有消息说印度打算放宽之前对中国商品和投资设置的一些限制。这似乎在说,前段时间因为两国闹别扭搞出来的那些贸易和投资壁垒,可能真要开始松动了。

能有这样的苗头,中印边境局势的降温是个关键。过去一段时间,两国政府确实都下了不少功夫,让边境地区总算重新稳了下来。

这么看,中印关系朝着恢复正常的方向走,这个大趋势似乎是比较清楚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一帆风顺。

两国之间毕竟还有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现实中的不同看法,这些“疙瘩”还需要双方坐下来,有耐心地一点点谈,慢慢去解开。同时,外部有些力量会不会进来搅和,也是个不能不留意的因素。

说起来,印度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别的辙。比如,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他们也曾尝试找欧盟、英国联手,但效果不大,反而被对方提了不少附加条件,感觉不太划算。

所以,莫迪总理最近才特别提到,希望中印两国能公平竞争,但关键是要避免走向对抗,不能再让冲突发生。这话听起来,像是印度觉得,跟中国可以一边竞争,一边找出合作共存的办法,一起谋求发展,而不是非得争个高下。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在亚洲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现在在全球事务中的分量都越来越重。人们常说的“龙象”到底该如何相处,是争斗还是共舞?

中印合作与共赢

说实话,想让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块头真正“共舞”,不是件容易的事。双方得一起使劲,还得搬开不少拦路石。

过去留下的老疙瘩、眼前实实在在的摩擦,再加上外部有些势力总想掺和一下,都可能让两国关系走得磕磕绊绊。

回想一下,印度有段时间确实把中国看作是最大的竞争对手。那会,对中国的商品、投资设了不少限制,结果两边的经济合作几乎停滞。

为了保住自己在南亚这块儿的“老大”地位,印度甚至还给周边小国施加压力,不让他们跟中国走得太近。这么干,既伤了和气,也耽误了大家一起发展的机会。

不过现在,印度好像慢慢回过味来了,觉得老跟中国对着干不太明智。毕竟,中国一直的态度是开放合作,愿意跟所有国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像某些西方国家或者日本那样,总想拉着印度当成牵制中国的棋子。

而且,印度之前那套“向西看”的策略,效果也挺骨感的。为了搞好跟美国的关系,印度在非法移民问题上让了步,在贸易上甚至做了些“自损八百”的事,可到头来,美国该加的关税还是加,一点没手软。

在美国那边碰了钉子,印度也试过找欧盟和英国抱团取暖,想一起扛美国的关税大棒。但问题是,欧盟自己也一堆烦心事,没那么大能量去硬扛美国,而且还反过来给印度提了不少苛刻的条件。一来二去,这合作也没搞成。

经历了几次不顺和教训,印度这边似乎开始重新琢磨怎么跟中国打交道了。最近传出要放宽对华贸易和投资限制的消息,就是一个挺明显的信号。这说明印度可能认识到,跟中国好好合作,或许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对于印度释放的这些善意,中国这边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外交部发言人就说了,中印两国“龙象共舞”才是正道。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中国也愿意跟印度携手,一起往前走,实现共赢。

说到底,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两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重任。

其实,两国能合作的地方非常多,很多方面还能互补。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这些领域,要是能加强合作,对两家都有好处。

笔者认为

中印要是能联起手来,不光自己发展得更好,对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是个大利好,甚至对推动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都有帮助。

0 阅读:16

顶楼得小邹

简介:展示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尽显个人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