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可是南北朝时代的开创者,你知道吗?他这一生,和三国时期的刘备那可真是太相似啦!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呢,细细琢磨起来,真的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二者之间的诸多相似之处。
老刘家有这样两个人,他们皆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性。这二人皆是很晚才生育子女,而他们的生育之事,均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都出身底层,早年还都曾有过编草鞋的经历呢。
于是乎,后世不少人都心生这样的念头:是不是三国时期刘备那一套经历的剧本,没能让老天爷看得尽兴。故而到了东晋十六国后期,老天爷仿佛照着之前的那个剧本又重新演绎了一回呢。并且,在这重新演绎的过程当中,还额外来了一波堪称史诗级别的强化举措哟。
刘裕的故事,得从其家世讲起。多年前汉朝初立之时,汉高祖刘邦为稳固对全国的统治,将自己的兄弟与儿子纷纷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而在这些分封当中,刘邦把亲弟弟刘交,封到了楚国之地。
在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所据的楚国,其都城便是如今的徐州,那时称作彭城。刘交获封于楚国后,理所当然地仍以彭城作为都城,就此居住下来并繁衍后代。况且刘邦他们家族的老家沛县,原本就是彭城下辖的一个县。于是乎,往后老刘家便将彭城视作自家的祖地了。
就这样,彭城刘氏逐渐兴起了。要知道,刘裕的老祖宗正是刘交,也就是从刘交这里开始,彭城刘氏的家族脉络逐步展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记,开启了这一姓氏家族后续发展的历程。
自汉朝建立伊始,直至汉献帝禅让皇位,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刘家持续发展壮大,由此彭城刘氏也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大姓,其族人数量日益增多。即便到了三国时期乃至西晋时代来临后,天下已不再为老刘家所掌控,然而彭城刘氏这一支脉,仍旧保持着强劲的态势。
彼时处于世家门阀主导的社会形态,选官途径主要依赖推荐。如此一来,彭城刘氏家族之人,但凡较为出众者,便有机会入朝为官。因而,刘裕的直系先辈,直至其祖父这一辈,总体状况都还不错。其中发展较好的,能担任太守之职,稍差些的,当个县令也是可以的。
刘裕的祖父刘靖,在世之时,已然官至东安郡太守这般高位。在东晋时期,现今浙江省西南部的那一片区域,全都曾处于刘裕祖父的管辖范围之内呢。
接下来,便说到刘裕的父亲那一代了。起初呢,所有事情都是依照常规在逐步推进。刘裕的父亲名叫刘翘,有关刘翘早年的经历,史书当中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过很明显,就当时老刘家所处的背景而言,刘翘的人生啊,在他刚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然被规划妥当了。
童年时期,吃喝方面基本无需发愁。到了少年阶段,在家中的督促之下,便认真投入到学习当中。长大成人后,依照常规步入仕途,做好接班的准备。而在婚姻一事上,也是听从家里的安排,迎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姑娘……
这个剧本其实大体就是当时世家子弟的一个通用模板,大伙基本上都是照着这样的模式来的呢。或许恰恰是因为它太过无趣、平淡无奇了,以至于在史书当中压根就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记载内容。
值得一说的也就结婚这件事了。刘翘长大后,自由恋爱那是压根儿没有的事儿。在家中的安排下,他后来娶了平原郡太守赵裔的闺女。按照史书记载,这位赵太守的女儿名字叫做赵安宗。
也就是后来刘裕的母亲。
有这么一桩婚事,一位太守家的公子迎娶了另一位太守家的千金,这无疑是典型的门当户对。从这层关系里,我们也能明白些情况呢。有人认为刘裕出身于底层平民,实则不然哦。刘裕的爷爷以及姥爷,可都是担任太守之职的人物,搁在现代来讲,大体就类似于市长呢,而且还是地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市长哟。
公元363年,彼时书圣王羲之已然离世约两年,而东晋的大权臣桓温正处于权势极盛、如日中天的阶段,就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刘裕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世间。
刘裕生于这样的一个家庭,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其未来的发展之路理应是一片顺畅的。可既然是这般情况,那么刘裕后来究竟是因何缘故,竟沦落到要依靠编草鞋来维持生计的地步呢?
实际上真的挺简单的,为啥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于刘裕是由后娘抚养长大的,就这么个情况,所以才说这事其实并不复杂呢。
这话乍一听似乎有点像在骂人呢,可实际情况还真就是如此。扼要来讲,刘裕的爹妈离世都挺早的,正因如此,刘裕打从年纪尚小的时候起,便是靠着自己的后妈给抚养长大成人的。
刘裕的母亲在生下他的那一日,便因难产而离世了。相传在刘裕年幼之时,是依靠吃亲戚家的奶水才得以长大成人的。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来这位亲戚家的孩子,竟然成为了刘宋政权当中的宗室大臣。
在东晋那个时期,发生这样的事其实并不稀奇。要知道,当时的医疗状况极为有限,女子分娩的过程就如同是一只脚已然迈向了鬼门关一般,充满了极大的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有性命之忧,所以出现类似情况实属正常。
由于刘裕的母亲离世甚早,在其后续成长的过程中,刘裕便沦为了没娘的孩子。至于老赵家那边的资源嘛,毕竟其女儿已然逝去,自然也就不会再给予刘裕太多了。
所幸的是,老刘家的家底还算厚实,即便要抚养一个没娘的孩子,也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待到刘裕渐渐长大一些的时候,刘裕他爹在仕途上可谓是一帆风顺,没多久就成功担任了一郡功曹这一职务。这一职位放到如今,大体相当于市委秘书长或者市人事处主任的级别了。
需明确的是,彼时刘裕的父亲也就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这已然算是颇为年轻的了。就照这样的年龄状况来看,刘裕的父亲往后要是谋求发展,能晋升到郡守这样的级别,那是绝对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刘裕年仅十多岁时,他的父亲竟突然离世了!
这下子,老刘家这边的资源竟断掉了一大半。就这么一下子的工夫,老刘家原本拥有的那些资源,一下子就没了大半部分,这情况对老刘家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变化呢,也不知后续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所幸的是,刘裕他娘离世后,其父续娶了一位萧姓女子。这位萧氏,家庭是有些背景的。她的父亲担任县令一职,其祖父更是做到了侍御史的高位。但关键在于,那时的人们秉持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女儿出嫁后,娘家大多不会再给予太多资源了。
刘裕刚出生时,其生母便离世了。随后他父亲续娶,他也就有了后妈。没过多久,后妈还给他添了两个弟弟。待刘裕长到十多岁时,他父亲也去世了。打这以后,便是由这位后妈独自一人抚养包括刘裕在内的三个孩子。
倘若情况如此,刘裕还能过上舒心日子,那可就奇了怪啦!
值得庆幸的一点在于,刘裕的后妈相当不错。他爹离世时并未留下诸多财产,而且娘家这边也鲜少给予接济。可即便面临着这样的状况,这位后妈依旧尽心尽力地将刘裕抚养成人。
如此一来,身为刘家长子的刘裕便理所当然地要挑起一部分生活的担子了。白日里,他得跟着继母一同到田间劳作,待夜幕降临回到家中后,还得编些草鞋拿去换钱以贴补家用。而他的继母其实也十分辛劳,不仅要忙着种地,到了晚上还得织布售卖来维持生计。
刘裕小时候家里极为贫困,究竟为何会如此呢?原来其父母早早离世,使得刘裕年纪尚小便只能依靠种地、编草鞋来维持生计。不过呢,虽说家境贫寒,但他家实际上可是名门的后裔。这便是刘裕幼时家中穷困的真正缘由了。
如此一来,刘裕年幼时,自然难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识得的字都没多少。即便他的后妈竭尽全力,也不过是能勉强维持他们兄弟三人不被饿死罢了。说到底,后妈对于刘裕的教育,终究不可能如同对待亲生儿子那般用心。能保证刘裕不被饿死,这已然是极为不易之事了。
就这样,数年时间又过去了,待刘裕长到十七八岁时,已然具备了独自生活的能力。由于刘裕儿时有着那样一番经历,所以在其长大成人之后,竟成了一个十足的市井少年模样。
要是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讲,这就是个十足的街溜子典型嘛。换种通俗的说法呢,就是那种整天在街面上闲逛、无所事事的人,完全符合大家印象里街溜子的样子,总之就是个很典型的这类角色啦。
刘裕成人之后,对学习毫无兴趣,也不肯去拼搏努力。每日就守在自己的家乡,有空的时候,便遛着狗、逗着鸡,而且极其热衷于赌博。听闻那时刘裕喜爱玩一种叫“樗蒲”的棋类游戏,其玩法与如今的飞行棋倒有几分相似呢!
刘裕这人呐,平日里除了爱遛狗、玩斗鸡,钟情飞行棋之外,还格外喜好打架。为啥呢?原来小时候,他没了父母,周围总有一些人因此欺负他。面对这种情况,刘裕可没忍气吞声,而是不断地奋起反击,和那些人一次次地打斗。久而久之,他在当地打出了名堂,成了赫赫有名的单挑王,常常能以一敌好几呢。
从后续的历史发展来审视,打架这件事对刘裕而言,实则意义非凡。虽说乡里少年间的斗殴,乍一看好像有些难登大雅之堂。可恰恰是在这种私下打斗中练就的本事,使得刘裕日后踏上战场时,其作战技艺极为勇猛强悍!其中最为惊人的一回,刘裕竟独自一人追着上千人猛打!
倘若事情就这般持续发展,刘裕这一生着实难有大的作为,根本没可能成为日后的开国皇帝。而真正促使刘裕发生转变的因素,恰恰是婚姻这件事。
刘裕渐渐长大,后妈以及老刘家的部分长辈便着手为其操办婚事。彼时刘裕家境贫寒,不过彭城刘氏的门第颇高。于是乎,在诸多家中长辈的一番张罗下,刘裕竟娶到了一位颇为不错的姑娘呢。
有个姑娘叫臧爱亲,其家庭背景可不简单呢。她的父亲担任着一郡功曹之职,这和刘裕的父亲所担任的职务是一样的,由此可见,臧爱亲家里在当地也是颇有地位的呢。
在刘裕的人生历程当中,真正成为其转折点的事情,实则是娶到了那位臧姑娘。
婚前的刘裕,满脑子都是琢磨怎么玩乐,尤其热衷于赌飞行棋之类的事儿。可等成婚之后呢,身旁有了臧姑娘的陪伴,刘裕这才真切感受到自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打这起,刘裕便渐渐收起了往日那贪玩的性子,转而思考怎样能升官发财,好让这个家过上更优渥的生活。
所以,古人提倡‘成家立业’,其实真的是有原因的。对于古代很多男人来说,如果没结婚,往往就只想着自己快乐就好,根本就不想干什么事业。但是有了家庭之后,往往会倒逼一个男人,去为了事业而奋斗,因为他得对家人负责。
刘裕大体便是如此情形。在成婚之后,臧姑娘没过多久就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给其取名叫刘兴弟。单从这个名字去看,便能知晓,他们家在那时多少是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的,一心盼着能有个男孩呢。
然而我们也得承认,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大环境之中,男孩在诸多方面着实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并且,从后续的历史演进状况来讲,倘若刘裕和臧姑娘所生的这个孩子并非是女儿,而是儿子的话,说不定历史上便不会出现南北朝这一时期啦!
这并非是性别歧视,历史事实本就如此呢。刘裕在历史上历经一生的打拼,最终建立起了刘宋政权。而在其漫长的征战岁月里,刘裕始终未曾回家去生育子女。也正因如此,一直到四十多岁时,刘裕才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在刘裕离世之后,由于刘宋政权的继承者过于年幼,使得刘宋政权就此错失了统一天下的良机。设想一下,要是臧姑娘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那么在刘裕去世时,这孩子差不多四十岁了,完全有能力将刘裕的北伐事业延续下去。况且,经刘裕亲自教导,这孩子的军事才能必定是极为出众的。
自然,有个女儿确实是有好处的。自从有了女儿以后,刘裕原本尚存的那些不务正业的念头,就完全消失不见了。打这起,刘裕便萌生了努力拼搏的想法,一心想着要为自家媳妇还有闺女,营造出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
随后,在家人的一番安排之下,刘裕获得了被引荐给诸多达官显贵的机会,其目的在于谋得一个小官职。可让人惋惜的是,刘裕早年疏于学业,认识的字都没几个。因而即便有着彭城刘氏这一背景作为依靠,此刻的刘裕还是无法得到那些大人物的认可与赏识。
这其实并不奇怪。要知道在东晋时期,上升通道是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控着的。刘裕若想入朝为官,对那些大人物而言,不过就是他们随口说句话的事儿罢了。然而关键在于,东晋极为看重家族声誉,那些大人物在举荐人才时,也是要考量此人是否真有才华的。
因此,像刘裕这般没认识多少个字的人,那些人压根就不愿意举荐他,哪怕给他送钱也无济于事。
然而,在此期间,有一人颇为特殊。即便刘裕的文化程度欠佳,可他依旧获得了此人的赏识,此人便是王谧,来自琅琊王氏。东晋开国之际,辅佐司马氏建立东晋的王导,正是王谧的亲爷爷。而书圣王羲之作为王导的堂侄,从亲属关系来讲,算得上是王谧的远房堂叔。
当王谧见到刘裕的那一刻起,尽管他察觉到刘裕在文化方面似乎并无多少造诣,然而刘裕身上所透露出的那股独特气质,却深深吸引并让王谧极为赞赏。也正因如此,在之后的日子里,王谧给予了刘裕这样一个评价,认定刘裕在将来必定能够成为一代了不起的英豪。
我们无从知晓王谧说出那番话究竟是真心欣赏刘裕,还是仅仅想给彭城刘氏一个人情。总之到了最后,王谧虽对刘裕表现出欣赏之意,可却并未举荐他入朝为官,其中缘由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就这样,绕了一圈下来,刘裕仍旧未获任何官职。在那时的体制当中,这已然算是最为理想的一条出路了。毕竟要是没有那些有影响力的大人物出面举荐,寻常人基本上是很难有机会踏入仕途去做官的。
然而,恰恰就在这一时刻,刘裕竟瞧见了第二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原来,当刘裕忙着努力谋求官职之时,东晋内部已然渐渐有农民起义爆发,整个王朝也逐步迈向末期了。由于东晋的军队,其战斗力向来都比较薄弱,故而在对农民军进行镇压的过程中,一直都进展得不太顺畅。
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却从中看到了契机。他心想,自己在家乡那可是相当能打,常常能以一敌好几人呢。既然如此,这打架的本事到了战场上,应该也能派上用场吧。于是乎,刘裕随后便做出决定,径直去投身军旅了,就盼着能凭借立下军功来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前程。
于是,凭借着家中的一些人脉关系,刘裕获得了被举荐的机会,得以出现在东晋将领孙无终跟前,进而成为了孙无终手下的司马。
这一年,刘裕已然三十多岁了,其人生的旅程已然走过了一半的路程。岁月匆匆,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人生的上半场已然接近尾声,刘裕也步入了这般年纪,往后的人生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呐。
他的前半生可谓是荒唐无比,整日里净是些遛狗斗鸡之类的事,完全就是个荒唐少年的做派。然而,一直到迎娶了臧姑娘,刘裕这才彻彻底底地收住了那颗散漫的心,正式着手准备一门心思扑在搞事业上了。
自刘裕正式投身军旅那刻起,属于他的传奇便由此全面开启了。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刘裕凭借赫赫军功,一步一步地登上了东晋王朝权力的巅峰,成为头号权臣,最终更是成功篡夺了东晋的皇位。
这便是刘裕在早年时期所历经的种种情况。
仔细去看刘裕的早年经历,便会发觉他与刘备着实相似。在东汉末年,刘备早年就没了父亲,只能靠编草鞋维持生计。不过呢,刘备家里还是有一定势力的,起码能举荐他去拜名师求学,还能够推荐他入朝为官呢。
与此同时,刘备与刘裕皆在四十多岁之后才生育子女,时间都挺晚的。他俩年轻时,行事风格都有些不着调,刘裕热衷于斗鸡、赌博这类活动,刘备呢,则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到了后来,他们二人又都是凭借镇压农民军,从而获取了自身的第一桶政治资本。
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审视,这两人的经历都极为相似。但要说区别的话,就在于刘裕的运气要稍好些。毕竟在之后的历程中,刘裕所碰到的对手,可不像三国时期那几位那般强劲有力。
或许恰恰是由于这两人早年的经历太过相似,以至于后来总有人打趣,讲刘裕的人生轨迹啊,就仿佛是老天爷依照刘备的剧本,重新撰写了一份出来呢。并且啊,在重新撰写之时,还对其进行了一番堪称史诗级别的强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