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作品中,郭襄去找黄药师,黄药师却死在这个地方,令人落泪

阔爷说金庸 2024-07-23 03:14:56

江湖儿女,终归江湖,许多传奇人物的结局,金庸先生却并未详述,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二人于华山之巅飘然而去,从此江湖再无其踪迹,引得世人纷纷猜测,或言二人归隐古墓,共度余生;或言他们远赴绝情谷,寻觅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种种猜测,皆因二人情深意重,令人难以忘怀。

再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他在留下给杨逍的一封信后,亦如人间蒸发,其晚年境遇,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张无忌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的消失,更是让人扼腕叹息,感叹江湖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常。

东邪

金庸先生笔下江湖,人物命运多舛,往往留白之处,引人遐想。今日,我们不谈那几位名震江湖的高手,转而深入探寻东邪黄药师那鲜为人知的归宿之谜。黄药师,此人寿元悠长,似与天地同寿,于《神雕侠侣》末年,即便年逾九旬,依旧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然则其最终归处,生死之谜,金庸先生却未明言,实乃令人心绪难平。

实则,关于黄药师之终局,金庸先生早在其初版著作中,于明报连载之时,便已悄然埋下伏笔。窃以为,此版本更贴近金庸先生本意,未经世俗眼光雕琢,保留了更多的江湖原味。反观后续修订,或恐伤读者之心,遂添了几分童话色彩,少了些许世事沧桑。

话说当年襄阳城破,烽火连天,郭襄心系师祖安危,孤身前往桃花岛寻觅。但见岛上空寂,草木萧瑟,昔日欢声笑语,皆成过往云烟。更甚者,黄药师那艘载满诗酒风流的花船,也已不知所踪,仿佛随风而逝,带走了一段传奇。

黄药师之死

众位江湖朋友,此刻心中或许已略有所悟。书中字里行间,悄然透露了一段未了的情缘与归宿之谜。郭襄昔年遍寻黄药师而不得,实则是因黄药师已悄然步入了一个世人难觅的境地——那是一片无垠的碧波深处,非是寻常所能及。

何以见得?且听细细道来。其一,黄药师早年便怀有与冯蘅同生共死的深情厚意,为此不惜匠心独运,打造了一艘名为“梦归”的花船,意欲与挚爱共赴幽冥,然念及爱女黄蓉尚幼,需待其羽翼丰满,方能安心而去。书中轻描淡写一句:“此舟年年维护如新,只为待女长成,觅得好归宿,方了心愿。”字里行间,尽显黄药师对家人深沉的爱与责任。

其二,襄阳城破,郭靖、黄蓉夫妇以身殉国,英雄末路,悲壮至极。黄药师闻讯,心如刀绞,世间唯一牵挂既已消逝,他心中的枷锁也随之瓦解,终得解脱,决定追随亡妻而去,成就一段生死相依的佳话。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又感其情深意重。

是以,依据书中点滴线索,吾辈可大胆推测,一代宗师黄药师,最终选择了那片蔚蓝作为自己永恒的归宿。此等深情厚谊,跨越生死,直教人感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岁月悠悠,几十载光阴转瞬即逝,黄老邪对冯蘅之情,非但未减分毫,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显得珍贵与厚重,实乃世间罕见,令人钦佩不已。

试问诸君,面对黄药师这般至情至性之人,又有何感想?是否也为他的深情所打动,为他的选择而感慨万分呢?江湖路远,情义长存,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人,不负韶华,不负深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