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央急召罗东进回京,罗荣桓看到儿子问:为什么要回来?

侯哥谈历史 2025-01-07 11:49:2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侯哥说历史

前言

在中国革命风云变幻的岁月中,罗荣桓元帅以其坚定的信仰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从参与秋收起义,到建立抗日根据地,罗荣桓的一生是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作为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在家庭中也是一位严格的教育者,不断强调“不能忘本”的重要性。那么这位硬朗的战士和深情的家长,是如何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坚守初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呢?

在1939年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罗荣桓元帅在前线指挥作战,身处战火纷飞之中。某一天,一位通信兵匆匆来报,带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首长,夫人顺利生产,是个男孩,母子均安!”消息一出,罗荣桓本能地想要欢呼,然而仔细思考战争的严峻形势后,他迅速收敛心情,决定将新生儿安置在一位可靠老乡家中,以保孩子安全。

孩子被命名为“罗东进”,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下继续前进。罗荣桓矢志不渝地进行战斗,而罗东进在乡亲的呵护下快速成长,度过了五年的时光。到了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局势逐渐转为盟军有利,罗荣桓终于有机会将家人接回自己身边。再见到儿子,已是一个活泼可爱的五岁小男孩,罗荣桓心中的欣喜无以言表,他抱起儿子,轻轻旋转,激动地教导他叫自己“爸爸”。

罗荣桓对罗东进既有深厚的爱,也施以严格的管教。他明确告诉儿子,虽然他的职位高,但绝不允许利用这一点来谋取任何特权,甚至在公共场合也不让提及自己的名字,以示谦逊。

有一次,罗东进在家中发现父亲从战场带回的一件奇特装备,一个防毒面具,出于孩子的好奇心,他偷偷戴着面具出门玩耍。不料这个怪异的面具把村里的孩子们被吓得哭泣,成年人也是又怕又惊。当消息传到罗荣桓耳中,他立刻急匆匆赶到现场,看到了这一幕。

面对惊恐的乡亲和哭泣的孩子们,罗荣桓严厉地拉走了罗东进,并当场没收了面具。罗荣桓教育儿子说:“虽然你是将军的儿子,但在这个家里,你不能有任何特权。你犯了错误,就应当自己去向老乡们一一道歉。”深受感触的罗东进带着哭腔,一家家诚恳地向村民们赔礼道歉。

这件事对罗东进影响深刻,他从此学会了更多的责任感和社会的敏感度。成长中的罗东进,在父亲的影响下,逐渐塑造成一个有责任心和公正感的青年。

进入新中国后,罗荣桓将家迁至北京,并严格规定孩子们的生活和行为准则。他提出三项基本原则:一是革命干部的子女不得脱离群众,二是不允许有任何优越感,三是必须与工农子弟打成一片。他还特别强调,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家境贫困的同学。

这些原则和生活的教诲,深深植入罗东进的心中。

罗东进的学校位于远离家的另一端,因此除了周六外,他通常都寄宿在学校。他的父亲曾明确指示,即使家里有车,也要求孩子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此来体验和理解普通人的生活。

某次放学后,由于处理了一些突发事件而耽搁了时间,罗东进只得违背父亲的规定,乘坐家用小车回家。不巧的是,这一行为正被罗荣桓撞见,他随即严肃地批评了罗东进,告诫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然而又有一次,当罗东进错过了最后一班公车而选择步行回家,虽然路途遥远耗时一个多小时,但他的这一举动却获得了罗荣桓的赞扬。

罗荣桓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多言语,但每句话都深具分量。他通过身体力行来教育孩子们,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一次暑假,他带着罗东进外出公干,并借此机会让儿子见识到不同的生活环境。当看到同龄孩子在山区辛苦地捡拾树枝时,罗荣桓立即指出,应该学习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天里,罗东进每天都会早起并主动加入他们,一同在山上劳作。

1956年,由于健康原因,罗荣桓请求辞去了总政的职务,但即便在休息期间,他依然坚持学习和锻炼,并亲自到广东福建等地考察人民的生活状况。

罗东进深受父亲对毛主席、对党、对人民深沉的情感影响。他记得有一年春天,他的大伯到北京探望罗荣桓,虽然他们是亲兄弟,罗荣桓却显得较为冷淡。不久之后,一个曾在艰难时刻帮助过他们家的老乡来访,罗荣桓对这位老乡的热情和关照截然不同,他亲自招待老人,还安排人带老人游览了北京的名胜。

罗东进对此感到困惑,难以理解父亲对待亲人和老乡的不同态度。罗荣桓向儿子解释,虽然大伯是亲人,但在革命最困难时期,他却远离了他们。而那位老乡虽不是亲人,却在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这种精神和帮助远比血缘关系更为重要。

父亲对待人的态度也教会了他如何辨别真正的亲情与利益关系,从而更加珍视那些在困难时期提供帮助的“阶级兄弟”。这些生活的教训和实践,让罗东进逐渐理解了责任、奉献与公正的真正含义。

罗东进在1959年成功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业和责任重重,使他不时显得急躁。罗荣桓经常给他写信,提醒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人,而不只是口头上的要求。这些教诲使罗东进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多年以后,罗东进回忆起父亲的谆谆教导,依然心怀感激。他深情地说道:“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对我的言语教导,而是他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他的一言一行,就像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们的成长。”罗荣桓的品格和精神,成为罗东进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963年9月,罗荣桓病重入院,患有多重健康问题。医院尝试了腹膜透析等疗法以缓解其病情,虽然病痛带来极大的不适,但罗荣桓始终坚持不发一言。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他时常强迫自己进食,即使反复呕吐,医生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改善他的呕吐症状。

但罗荣桓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他强迫自己进食,每次都小口小口地吞咽食物。在进食的过程中,他还努力与身边的人交谈,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减轻痛苦。即使吃下去的食物又吐了出来,他也不灰心,再次尝试。一顿饭常常需要四五次才能勉强吃完。每当他成功地吃下一点没有吐出来时,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幽默地说道:“这次又战胜了一次病魔,看起来,对待疾病也要像打仗一样,必须顽强抗争。

进入12月后,罗荣桓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通知罗东进赶回北京。接到消息的那一刻,罗东进感到脑海中一片空白,心情无比沉重。他回想起父亲以往多次生病,从未让他请过假回家探望,这次情况显然异常严峻。

一路上,他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回想起父亲对他的谆谆教导,眼眶不禁湿润。当他匆忙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父亲憔悴的面容和沉重的呼吸。罗荣桓已经陷入昏迷,因缺氧导致嘴唇和手指都发紫。

过了不久,罗荣桓慢慢苏醒过来。罗荣桓刚睁开眼就看到了本应在外地上学的儿子罗东进。他还没等罗东进说话,就有点生气地问:“你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在上课读书吗?为什么要回来?”

罗东进感到有点委屈,忙解释道:“是学校通知我回来的,他们已经批准我请假了。我实在太担心您的状况了。

听了儿子的话,罗荣桓叹了口气,但仍然轻轻摇头说:“东进,你作为革命干部的孩子,对自己要求要更严格一些。我这里有医生和护士照顾,你应该安心地回学校去学习,不该因为我请假回来。”尽管罗荣桓这么说,医院的医生其实对他的病情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在临终前,罗荣桓拉着他妻子林月琴的手,郑重其事地交代:“我选择了革命这条路,我觉得我没走错。虽然我没什么财产可以留给你们,但你们要永远相信共产主义的伟大真理,要一直跟党一起干革命!”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因病逝世,享年61岁。

罗东进没有辜负父亲罗荣桓的期望,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他投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先后在航天部、总参谋部炮兵部以及第二炮兵部队从事技术研究工作。他是我军最早参与自动化指挥系统研究的专家之一,为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1988年,在我军恢复军衔制度后,罗东进被授予少将军衔。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1997年,他被任命为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两年后,荣升为中将军衔,继续为国家的国防力量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