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阴阳失衡,身体“内邪”不除,吃再多的药也没用!

乖乖评养好的 2024-11-30 22:50:37

多动症,阴阳失衡,身体“内邪”不除,吃再多的药也没用!

中医认为多动症的实质是本虚而标实,多以阴虚为本,阳盛为标。

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因为生长发育比较快,常常会有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

同时小儿又有“阳常有余,心常有余”的一些生理特点,如果有先天不足或者后天生病等原因,就容易形成阴亏的病理变化。

举个门诊的例子:

患儿10岁,从幼儿园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多动,专注力差,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小动作多,东西到处乱塞。

随着年级升高成绩越来越差,经常漏题错字,经常被叫家长,老师经常给家长发他的东西不整理,乱七八糟的照片。

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打人,说话经常答非所问。

刻诊,情况如下:

1、多动,在诊室坐不住;

2、挑食,只吃喜欢的食物;

3、手心热,爱出汗;

4、入睡困难,睡觉不安稳,来回翻滚;

5、口干鼻干,大便也干;

舌质红,苔白,辩证心肾阴虚,虚火上炎,兼有心神失养、脾胃失和。

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为主,兼调脾胃,方拟知柏地黄丸合天王补心丹化裁。

14剂后,出汗减少,妈妈说睡眠安稳了不少,注意力比以前稍微能集中一点。守上方加减继服2个月,挑食的问题改善,上课没有小动作了,能坚持一节课。

继续坚持内服中药调理+生活引导,又过了3个月后,孩子变化挺大,不再冲动打人,能够自主学习,老师夸奖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有进步。

家长曾问过我,为什么以前也喝了中药效果不佳,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说你家娃看着是肝火旺盛,所以脾气大,好动,其实再往深处探究,是阴虚了,津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就会使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

心主神明,肾藏精生髓,心肾阴虚则神无所依、髓海空虚,致专注力涣散、多动难安;虚火灼津,肠道干涩则大便干结,周身孔窍失润而口干鼻干;

加之脾胃纳运失常,挑食、消化不力随之而生;虚火扰神,睡眠与情绪亦受牵累,不得安稳平和。

说白了就是个阴阳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阴阳相互消长,以及相互制约的道理,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则不能制阳,阳失制约才会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表现。

所以我在调理时不仅平肝清热,还注重滋阴养液的药材。

用生地、熟地、玄参、麦冬滋肾水、养心阴,以补亏损之阴液根基,水足则能制火;

知母、黄柏苦寒坚阴,清泻下焦虚火,折其炎上之势,使浮游之火归位潜藏;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助眠,收敛耗散之心气,让心神得以安住;

佐以山药、茯苓、白术健脾助运,改善挑食、增强脾胃运化机能,从后天之本培补气血生化之源;少佐钩藤、蝉蜕清热平肝息风,以缓多动冲动之状。

标本兼顾,孩子的种种情况也就止住了。

2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