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小儿抽动症,是脏腑浊气上逆,要先排浊!

乖乖评养好的 2024-11-26 22:37:02

张仲景:小儿抽动症,是脏腑浊气上逆,要先排浊!

孩子身体,中焦脾胃这一段通道堵住了,就会使得水谷精微无法顺畅运输到全身各处;

且孩子身体气机上下不通,浊气不降从而上逆,问题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从而导致抽动症出现。

胃中浊气不降?原因有4:

1.饮食不规律,食物积滞在胃中,进而堵塞脾胃的气机,影响气血运行。

2.脾胃积痰,湿气阻塞经络,使气血和津液无法正常流通。

3.脾胃虚弱,无法及时消化食物,无法有效吸收营养。

4.长期虚寒,当脾胃阳气不足时,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气血亏虚。

抽动症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虚证,属于本虚标实。表面上是肝风内动,本质是气血运行受阻,要么是积食生热,要么是痰湿,要么是脾胃虚弱,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身体里“堵”了。

那要怎么办?思路很简单,疏通经络,让气血畅通,就可以了。

就像之前看的一个孩子,10岁,主诉:频繁眨眼、耸肩、清嗓等2年。

早起口气重,还时不时听见打嗝声,吃了甜食油炸麻辣食物,清嗓子会明显加重,一换季就容易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入睡也比较困难,还经常发脾气,家里人都拿他没办法。

刻诊:患儿形体偏瘦,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进食稍多即腹胀,大便时干时稀,2-3 日一行,平素情绪较敏感,易烦躁,睡眠多梦易醒。

我告诉家长,这是中焦不通,脾胃受损,肝气淤滞,导致气血津液受损,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拘挛抽搐,发为抽动诸症。

要想抽动不复发,还得先疏通中焦的淤堵,于是根据孩子情况,开方调理。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阶段:打通淤堵,熄风通络。逐瘀止痉,疏通经络之瘀阻,平息内风,缓解抽动症状。

第二阶段:养脾胃,清肝火,使肝木条达、脾土健运,气血津液生化输布有序,从根源改善抽动病因。

第三阶段:调和气血,巩固善后,防病情反复,以达气血调和、抽动全消之目的。

组成: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钩藤、木瓜、防风。

复诊时,家长诉眨眼、耸肩频次稍减,腹胀改善,大便仍偏干。守方加火麻仁润肠通便,续服 14 剂。

三诊时,抽动症状明显减轻,情绪较前开朗,睡眠安稳,纳食、二便正常。去防风,减钩藤用量,再服 21 剂巩固疗效,随访抽动症状未复发,患儿生活学习恢复如常。

此案例凸显疏通中焦、调理脾胃与疏肝理气在抽动症治疗中协同之妙,健脾胃、化痰湿、畅中焦、柔筋脉。

恢复机体气血津液滋养、脏腑调和,抽动自然就好了。

0 阅读:39